没有贞操感的女人生活肯定不如意(强烈推荐)
贞操,究竟是人性的桎梏还是爱情婚姻方面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笔者清楚这个问题提出来是要遭人非议的,因为当今时代多数人一切向钱看,提出这个词真地很迂腐! 翻开现代汉语辞典,发现国家权力意志的外现机构(现代汉语辞典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出版)在对其定义中有个词条有点意思。其为“贞节”,释义为“坚贞的节操”和“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细细一品,好象贞操观念真的过时了,因为堂堂国家辞典里都说那是封建社会的礼教,只有封建社会才提倡女子不失身、不改嫁,而封建社会的一切早就被人们批臭了,那么,言外之意就是现代社会的女子可以失身可以随便改嫁。怪不得教育水平比封建社会高得多的当代男女,在婚恋问题上乱象越来越多,危机越来越重,原来国人是被教育着“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孩子也倒掉”。 在这个将容纳非理性、本能和潜意识当作宽容美德的泛科学时代,没有人再去追求理想和美好的未来,因为那是需要理性精神为前提的,都在进行“释放人的个性,追求最大的自由,表达狂放的激情”。其实,这一切无可厚非,毕竟是个体自己的事,然而,在这种张扬自我、追求世俗幸福的过程中人的动物性---原始情欲是不是也一并汹涌起来了呢?也许有人会说动物性本来也是人这个物种的固有属性之一,表现出来是自然的。这种动物性所支配的言行难道只是自我的选择却对周围的亲友或社会没有丝毫负面影响吗?肯定不是,首先对自己的生活就会造成很大的倾覆。 笔者多年观察的结果说明,无论男女,一旦失去贞操感,两性关系随便,生活就开始不如意。前一篇里笔者谈到了“没有贞操感的男人生活多半不如意”,今天接着谈“没有贞操感的女人生活肯定不如意”,算作续篇或者情侣篇。这不是危言耸听,也绝非杜撰,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因事件中主人公都还在生活中挣扎着,为保护隐私起见,请原谅这里一概以化名叙述。 九十年代末,笔者在深圳大学学英语,班上有一个贵州籍的女子,不仅长相很象电影演员宁静,性格还乐善好施,很招人喜欢。 读高中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从北京到贵阳采风写生的艺术男,被人家的花言巧语迷得很快就失了身。她的母亲知道后只问她有没有从那个男人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说人家能带她到北京找个工作的话就好了,不用读那个将来没有前途的职高。于是,年少不谙世事的她只身赴京只为找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北京之大让她顿失方向,想找的人连个影子也见不着。飘泊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生存,她栖身洒吧作卖酒女郎。在那种真正灯红酒绿的地方,她很快有了同居的男人。偏偏这男的太颓废,吉他谈得虽好,吸毒的本事也日益增强,最后因加入贩毒团伙被公安捉了,从此要在高墙下度过几十年。 在人生最彷徨的时候,她认识了来自深圳的一位商人,被对方的气度和生活的品味所吸引,也许还为生活所迫,她心甘情愿做了人家的情人。好在,那个商人愿意长期提供她生活所需的一切,让她随行到了深圳,安排她进了自己的公司做文员。 然而,商人就有商人的游戏规则,除了她,商人还有其他女人。日久生情,她已经爱上他了,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大哭大闹的结果是她选择拿了一笔钱后走人。 她强烈地希望过那种普通女人的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由于天生美貌,很快地,她就找到了深圳市海关一科员结了婚,并且一年后就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