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又有一个节度史李希烈也造反,因为颜真卿他曾经得罪过一位权臣,所以就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那就是只身到李希烈节度史那里去劝降,希望他能够回头。但是要知道,劝降,除非他是能够听劝告归降,如果不归降,往往劝降的人肯定被杀害。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真是临危受命,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毅然接受任务,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危险。到了叛军军营里面颜真卿是镇定自若,虽然当时李希烈手下的人对他谩骂、恐吓,但是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这种勇敢、这种镇定的气度,使到李希烈对他也产生敬畏之心。当时还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朝的太师,你现在想要自立为王,不如让太师归顺我们。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以后就威怒不已,呵斥那些人,呵斥他们不知廉耻。结果李希烈听到颜真卿的一番义正辞严的讲话,反而生起了惭愧,向颜真卿谢罪。后来李希烈就以死来相威胁,劝颜真卿归降,说你要是不归降,我就让你只有一死。颜真卿已经事先写好遗书,把遗书拿出来给他们看,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所以他自己毫无畏惧,而且绝不归降,最后这些叛贼就痛下毒手杀害了他。颜真卿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大骂他们是逆贼。他已经七十七岁,英勇就义。当这个噩耗传到朝廷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德宗皇帝在位,德宗悔恨交加,非常的伤心,五天都没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的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忠臣,后来被封为「颜鲁公」的颜真卿。所以古人讲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做为一个君子,他的身上担负的是仁,以仁做为己任,真正为了仁,仁爱的仁,可以杀身成仁,自己可以英勇就义而成就这个仁,死而后已。所以颜氏的家族他们是以忠孝传家,留下的《颜氏家训》真的成为后人一千年来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最好的家规,这是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这是假如不在位,没有这个机会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自己就要常常思虑补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唐玄宗《注解》当中讲到,「君有过失,则思补益」。就好像刚才讲的,颜真卿虽然被唐玄宗贬官,唐玄宗因为听了谗言,把这位忠臣贬官,忠臣心里会不会想皇帝这样的无道,我们就不管他,甚至是要帮助那些叛贼来推翻这个无道昏君,有没有这样想?没有。君有过失的时候,我们回到家里,「退思补过」的退也是回到家里的意思,就要思虑自己好好的改过自新,而为自己的国君有机会的时候进谏,让他也能够改正过失,因为他改正过失他才能够利益百姓,如果他有过不改,那么百姓因此而遭殃。所以君子他在家里所想到的都是自己修身慎行的事情,也想到国家有哪一些过错的事情,帮助国家修正。如果有过失,心里就不安,这个过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国君的,心里都不安,都要想著如何来改正、来补益,绝对不会起抗逆、悖逆的心,这就是孝心、这就是忠心。 『将顺其美』,这经文里面讲的,「将,行也」,将的意思就是行,所以这句话是行顺其美的意思,就是国君如果有好的方面,有优点,我们做臣子的很高兴,要顺而行之。所以玄宗他注解,「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当君有过失,就要想著如何帮助他改正,当君有美善、有优点,要顺著他,让他把优点继续保持发扬,有美善的政策我们一定要帮助努力落实。譬如说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美善的政策,我们下面的从上到下的这些官员、百姓,都顺而行之,乃至像我自己,没有在朝廷做官,没有任何的官职、工作,而是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这是也是属於义务工作,我们怎么样顺而行之?我们就在自己的这个本分的岗位上大力的宣扬传统文化,推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能够启发一部分人的良善的心,就能够对和谐社会做一点点贡献,这就是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匡」是正也,「救」止也,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君也不例外,他有过恶,过是过失,恶这是恶的行为。过和恶怎么来分?《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看有心还是无心犯的这些过失。如果是不小心、不在意的情况下,可能是习性使然犯的这些过错,那就叫做错误。如果是他有心犯了错误,蓄意策划的,而且经人劝告不肯改的,这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错事那就叫恶。所以过和恶是这么分的。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他,他走偏了要帮助他走回到正道上来,止是止他的过恶,他有过恶我们要帮助他停止犯错误,哪怕是可能我们忠言相谏的时候,会导致国君的愤怒,可能会治我们的罪,甚至会杀头,我们也要去劝谏,不忍心看到国君继续的犯这些过恶,使到人民因此而受苦,这种忠心跟孝心是一样的。《弟子规》上也讲到的,你看「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我们就要劝谏,劝谏的时候要注意形式,「怡吾色,柔无声」,用善巧方便,用轻柔的方式,让听劝谏的人能够接受。「谏不入,悦复谏」,如果劝谏他不听,等他高兴的时候继续劝。「号泣随,挞无怨」,他实在不肯听,自己痛哭流涕,这是真心至诚,希望用这个诚心感化他,哪怕是他对我惩罚,挞无怨,他治我的罪,甚至杀我的头,我也没有怨恨,这是孝。对父母能尽孝,他对於国君就能尽忠,能够这样做这就是君臣之间有义。 所以,『故上下能相亲也』,「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义就好像父母跟儿女那样,心中没有隔阂。《书经》上讲的,「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就是在上位的人他是明白人,知道你是个忠臣,哪怕是你讲的话是忠言逆耳,但是他知道,他明白,知道你的苦心,他能理解,他能接受。「为下克忠」,在下位的人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来服务领导,这样上下之间就好像父子一样。所以君臣跟父子实际上虽然他没有血缘关系,君臣之间的义他没有像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可是那一颗孝心、忠心是一样的。唐玄宗《注解》中说,「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在下位的以忠诚来事奉长上,长上用义来对待下级,上下级之间忠义相待。「君臣同德」,这个德就是随顺著道的叫德,能够随顺自性的就叫德,随顺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间他的忠义实际上跟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慈孝是同样的,都是一个爱心、同一个本善,只是这颗爱心、这个本善表现在不同关系上,表现在父子之间那就是慈孝,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忠义,「故能相亲」,相亲就是爱心在彰显,所以君臣之间情同父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