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八集)

钟茂森,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章「感应章第十六」,这章题目是叫「感应」,是讲到一个行孝的人他的孝心达到至诚,就能够跟天地、跟祖先、跟神明都能够有所感应,所谓以至诚之心而感,就有天地鬼神来应,这是「感应章」所说的一个道理。实际上这个感应是心有所动就有感,一动境界就跟著转动这叫应。所以感和应都是同时的,以善心去感,得到的是福应,以恶心去感,所得到的就是灾祸。所以古人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当一个人他起心动念是善的,想到的是别人,他所得到的便是福;如果一个人起心动念为自己,自私自利,想的都是自己的名闻利养,或者是自己满足欲望,而不顾伦理道德、不顾父母、不顾祖先,这种人必定遭到天谴,天地所不容,鬼神所憎恨,得到的必定是灾祸。所以祸福的门实际上是没有门的,门在哪?门就在内心,所以惟人自召,是你自己招得的福或者祸。那是怎么招法?感应。所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个人得善报还是恶报,就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身体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是随时随地跟著的,只要有光照射下来,马上这身体就会产生影子。感应就是这么迅速,而且是丝毫不爽,一点都不会有差错。

  这是讲到感应之理,理是很深很广的,事也是很深很广,这个理与事古圣先贤讲的很多很多,这是讲到的因果的道理。因果在传统文化里面,道家讲的很多,佛家也讲的很多,儒家讲的稍微少一点,但是也是非常的承认这个因果之理。譬如说《易经》,这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它就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家庭如果是积不善的、造恶的、为富不仁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这一些家必定是有余殃,它是积恶之家它就会有灾殃。这个灾殃可能是现生就受报,也可能在他的子孙那里受报。所以余殃这个余讲得很有味道,余就是剩余,就是除了自己受到殃报还有余殃,这余殃是谁来受?自己子孙来受。那么积善之家,行善的、积德的、能够舍己为人、能够救人生命,或者是推广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做这些善事,他家里必定是有好报,必有余庆,庆就是福报,这余庆就是除了自己身上所受的福分以外,还有余福可以绵延到子孙后代。《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如果是一个人作善,天必定以福来应,他是以善感,天就有福应,所以天降百福,所谓「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是形容自己得到无量的福分。如果自己作恶,必定会招感上天降下灾殃。这个上天实际上讲的是自然之理,感应是自然的,不是人为创造的,它是一个我们讲客观规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善恶终有报。所以欲想得善报就得积善因,欲想避免灾祸就得要断恶,断恶修善才能够改造命运,才能够积累福报,得到真正的、长久的幸福。

  在清朝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干隆年间,在福建莆田这个地方有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姓冯,冯先生给人算命都算得很准,所以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这位冯先生给自己算命,算自己命中有两个儿子,而且其中一个能够显贵。可是他到了五十多岁,他这两个儿子,他是生了两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没有一个显贵,而且甚至赌博成性,不务正业。所以这个姓冯的算命先生心里觉得很痛苦,他能够算出命来,但是命不准,算别人的命算得很准,算自己的命为什么算不准?於是他就去武夷山,也在福建,去那里,听说那边有一个道长,是一位很有修行的,叫一目道人,这位道人能够知道人的吉凶祸福,他就前往武夷山请教。结果向道长报告了自己的问题,道长就跟他讲,说一个人命灵不灵,关键是看他的心术有没有改变,如果一个人的心改了命也就改了,心术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孝道。这道长他也是有一定的本事,他看出这位冯先生有问题,他告诉他说你现在得罪天条,天上的法条、戒律你犯了,为什么?你生平都吃得好、用得好,家里也很富庶,对於妻妾都非常的钟爱,但是对自己父母的奉养却是很单薄。要知道,你自己的身从何来?是父母所生,不是妻妾所生,为什么你爱妻子、爱妻妾的这种心甚於爱父母之心?这就颠倒。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你违背道德,违背天律,所以招致鬼神的愤怒;我们想到天地鬼神必定是有著正确的是非善恶的标准。道长劝告他说,你应该好好的反省改过,应该以爱妻妾之心来爱父母,这就对了,这就能够改造你自己的命运。本来你的儿子确实应当显贵的,但是就是因为你的不孝,所以你这儿子也就不能够显贵,为什么?没福,这一不孝福分全没有了,所谓会招致天怨人怒,赶紧改。所以这算命的先生他对命运他能算得出来,但是他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人的命运从哪来的?能不能改造?如何改造?他不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告诉我们修善、断恶、改过迁善,这样就是改造命运的良方,这是有因果。这位算命先生听了道长一席话明白了,知道自己对父母确实是太刻薄,於是回到家里一改前非,侍奉他自己的父母非常的周到,不敢怠慢,果然最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回头,原来是赌博成性,现在都变得很纯良,都能够听父亲的教导,也能够为他保住家业。所以你看命运实际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谁来改造?自己改造,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里,我想要命好,很简单,修善、断恶,这就是能改造命运。所以传统文化教导我们的不是宿命论,真正帮助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所以道家有一篇叫《太上感应篇》,非常重要的因果教材,儒释道三家的学者、过去的文人,他们都是对这些经典熟读的。《太上感应篇》虽然是道家经典,但是古来都把这部经典称为「元宰必读书」,元就是状元,宰就是宰相,状元、宰相必定要读的书。为什么?它帮你修福,当上状元、当上宰相那得多大的福报,要懂得修善、修福。《太上感应篇》就是讲的这个因果,它也是用感应两个字来讲的,这里面有一句话说,「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怎么样转祸为福?过去如果曾经做了恶事,招致的恶报那就是祸,想要转祸为福就得断恶修善。所以曾经做过恶事要改悔,就像这个算命的冯先生,他改悔了,改悔以后恶运也就改了。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做,众善奉行,一切的善行都要去做,这样久久必获吉庆,做久了自自然然得到吉庆,吉是吉利,庆就是福报,这就是转祸为福、改造命运的原理。所以如果我希望自己能够得福报,希望儿孙也能够孝顺我,要自己好好的行孝、行善。在修福、修善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行孝,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悌传家这家门有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