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又有一个问题,「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这是讲到我如果单纯的、盲目的不问好丑来遵从父母的号令,这样算不算是尽孝?这个问题问得好。玄宗皇帝他解释是「事父有隐无犯」,这是对父母尽孝道,最关键的是能够对父母的过失我们能够懂得包容,隐就是帮父母隐藏,而慢慢的做到帮父母改过,自己对父母纯是一片孝敬之心,不能够冒犯父母,让父母生气,对自己的父母要有恭敬心,不能够违逆。这些事情我们能够明白,可是如果是父母他的号令,我单纯说做到无犯、不违,这样对不对?所以「疑而问之」,就向夫子请教。夫子就给我们说明对於父母如何来尽孝,特别是在父母如果是有过失的时候如何来尽孝。在《论语》里面就有一句话讲到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实际上唐玄宗也就把这个意思用来注解曾子的发问。《论语》当中讲的孝顺父母,几谏这个几就是很微细的过失,见到父母有很微细的过失,那个时候我们马上要劝谏,因为在这个时候劝谏父母,父母容易改,那个过失如果是很大,从小过已经形成大过,他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气,这个要劝父母改就很难。所以当父母过失刚刚起现行,还是很微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劝谏。所以事父母几谏,几后面应该有一个分段,事父母几,谏,就要劝谏。 见志不从,这是如果劝谏父母,父母不能够依从,甚至屡谏而不从,他不听我们的劝谏,我们见到父母不能够采纳我们劝谏的时候,会不会说我就生气,甚至会怨父母,还有更有甚者,要离开父母,离家出走,认为这样的父母不是好父母,就离开,更有甚者,把父母的过失到处去宣说,跟人家讲。讲父母的过失这是很大的不孝,真正孝子懂得隐藏父母之过,他对父母的优点他会跟别人赞叹,对於父母的过失他对别人闭口不谈,这种人是孝子。但是他见到父母的过失,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他会劝谏父母,帮父母改过,这也是对父母的尊重。如果是有外人在的时候,你告诉父母你有这些过失,请你改正,父母有时候会难为情,下不了台,会很尴尬,由於尴尬可能会出现恼羞成怒,这些就懂得劝谏父母。《弟子规》上讲劝谏父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帮助父母要懂得柔声下气,看到父母有过失,劝谏父母,帮助他更改、改正要「怡吾色,柔吾声」,而且要悄悄的,这是尊重父母,这样才能够帮助父母改正而不至於让父母生气。对父母依然是恭敬,不可以因为父母有过,就产生对父母的轻慢心、傲慢心,不敬父母就是不孝,哪怕父母满身的过失,我们都要对父母恭敬、礼敬,敬意绝对不减。就像舜王对他的父母一样,他父母一般人看简直是坏透了,把自己的儿子要置之於死地,你看是不是坏透了,一般人都会咬牙切齿,可是舜他能够敬而不违,对父母那种恭敬依然如此,不仅一点怨恨心都没有,还是那样的毕恭毕敬孝敬他们,而且不违逆他们,他们要我做的事情我照样做,而且很智慧的把自己解脱出来。 劳而无怨,这个劳有忧的意思,就是忧虑父母,因为父母有过失,我们知道这个过失如果不改正,这个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古人讲「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果作恶做多了,不能改正,将来就会身败名裂。所以做儿女的他懂得这个道理,不忍心看到父母犯过失,招致将来的恶报,他生怕小的过失将来会形成大的过失,改不了就麻烦了,所以他会忧虑。劳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是受父母的怒斥,父母不听从劝谏,可能会怒斥我们,甚至打骂我们,我们也不辞劳苦,对父母没有怨恨,不会说见到父母有这么多的过失,心里就会不满,就生气,这种心态就不对,不孝。 这一句《论语》的话实际上就是解释、回答曾子的问题。我们看《孝经》这一章的经文,夫子是怎么样正式回答曾子的提问的。『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老夫子在没有讲述道理之前先有两个慨叹,他说「是何言与」,用现在话来讲,这像什么话!这像什么话!连说了两个。为什么说两个?因为所提的这些问题里面可能会误导大众,因为如果不懂得孝的含义,以为盲从父母,哪怕父母是不仁不义,做错事情,不善的这些命令都要去依从,这就是不对。所以唐玄宗他解释,「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如果有过失是有非,非是过失,有了过失还要去听从,还要照办,他的号令是不对的,还要去做,这是成全父母的不义,陷父母於不义之地,按道理是不能够这么做的,理所不可,不可以这么做。所以孔老夫子在此地连说了两个「是何言与」,他是有强调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看下面经文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昔者」是过去,做天子的有七个争臣,有七个臣子他们能够劝谏天子,当天子有不对的地方的时候,做臣子的他能够直言相劝,帮助天子改过,这是天子的福分。因为如果天子有这样的臣子,虽然他自己是无道昏君,但是他也能够「不失其天下」,天下他不会失去。所以真正能够听劝谏的人是有福的人,古人讲福在受谏。如果不能听从别人的劝谏,自己过失就很难改,一直就会沦落到不仁不义的地步,不仅会失天下,这个天下是天下的民心,也是天下国家社稷被人推翻,这失天下,也会将自己的声名乃至生命都失掉。所以有福的国君他是善於听劝谏的国君,就好像唐朝开国的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他就能够听魏徵的劝谏。魏徵讲话是很不客气的,有时候也能讲到让唐太宗很生气,可是唐太宗很难得,他有这个大心量,想一想又想回来,还是能够听从劝谏。所以唐朝能有这个盛世出现,所谓「贞观之治」,这是李世民统治下的时代,确实国泰民安。 下面讲到,『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做诸侯的,周朝当时天子底下有诸侯,诸侯是一国之君,天子是天下之君,诸侯他如果有五位争臣,有能够直言相劝的臣子,他自己「虽无道」,他自己虽然没有本事,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去治国,但是也能「不失其国」。就像三国时代刘备,刘备其实他是说文他也不太能文,说武也不太能武,文武这两方面都不行,文臣武将都超过他,但是他能够做蜀国皇帝能做得稳,一直做到他命终,不失其国,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任用贤能。在他手下的,你看张飞、关公、赵子龙,这都是大将,还有诸葛亮,这是文臣,丞相,都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他服务。这些人都是争臣,都是有正直心、有品德,帮助他,所以让他能够以微弱的势力,最后能三分天下,能够在蜀国立起来,蜀国是四川,当时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乃至到他自己的儿子,他儿子阿斗,阿斗也真是无能,所以后来把阿斗做为无能的代表。可是虽然他很无能,有诸葛亮,有这些底下的忠臣给他服务,他也能够蜀国能够不失其国,只是到后来诸葛亮走了,这个国家的势力也因为常常打仗而衰弱,才被灭掉。灭掉的原因也还是没有听从劝谏,当时诸葛亮就有言在先,说蜀国应该东联东吴一起抗曹。后来曹操死了,司马家族他们得了大权,这是后来的晋国,结果蜀国也是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遗言,后来打吴国,结果打败了,势力也就马上衰减,就被晋给灭掉。所以只要能够听从忠臣劝谏,诸侯也能不失其国,即使再无能、无道,他还是能够保住他的王位。『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这「大夫」是卿大夫,他是一家之主。让这个家族不衰,也必须有家臣忠心耿耿,直言相劝的,有这三人也就行了,哪怕是自己昏庸无道,也不会让家没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