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七集)(2)

真正把这些孝行落实,孩子孝心就养成,等他长大以后他就能够忠可移於君,他对国家、对人民自然就忠诚,国家、人民呼唤他,他也是应勿缓,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他也就行勿懒。就像我们看到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温


  真正把这些孝行落实,孩子孝心就养成,等他长大以后他就能够忠可移於君,他对国家、对人民自然就忠诚,国家、人民呼唤他,他也是应勿缓,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他也就行勿懒。就像我们看到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以后,当天就赶赴到地震灾区现场参加救援工作,因为他亲自的督导,救援工作才能比较的顺利,看得出来国家领导人那种对人民的爱。这是什么?忠心,忠诚於祖国、忠诚於人民。忠心是怎么培养起来的?是孝心培养起来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能够做到这个,他自然就能做到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也就应勿缓,他能够几个小时之内赶赴现场,要完成这个任务他也能够行勿懒。所以这里就是看到,事亲孝才能够忠可移於君,如果在家里没有孝心,不能够孝敬父母的,他也不可能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孔子就在《孝经》里面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父母能够尽孝、能够爱敬,他才能够对祖国尽忠,能够爱敬人民;如果他对父母不能够尽到爱敬之道,他在官场上面任职,虽然你看他表现得好像挺尽忠职守的,实际上他那个心不一定是忠心。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未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什么?为了自己升官、涨工资,为了自己的仕途。因为他对家里的父母就没有爱敬之心,他的心就不真诚,怎么可能够在官场上对国家、对领导忠诚?所以要培养忠臣必须要培养孝子,这个使命是在家庭里面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做为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因此社会的媒体的导向这就很重要,应该大力的宣扬伦理道德,营造一个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培养出孝子,培养起能够尽孝、尽悌,能够居家理,这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

  悌道怎么样培养?也是《弟子规》上讲得很清楚,譬如说「出则弟」里面讲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长幼有序。有这种悌的心,他就能够尊重长辈,尊重比自己年高、位高的人,他能尊重领导。又譬如说,「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为长辈服务。虽然这个事情是很小,但是培养起他那种为长辈服务的心,譬如说一个孩子要帮他培养起为长辈服务的心,随时随地都要去提醒他,譬如说走路,走到门口要提醒孩子,长辈快进门了,要先帮长辈去开门,长辈进了门,然后他顺手要把门关上,孩子要做这个服务。他养成这服务的心,他以后对於自己的长上、领导他也就能够服务,他不会做一点事情就跟自己的长辈讲条件、要报酬,这些都是恭顺的培养。所以《孝经》确实是它讲的理很多,要落实必须要用《弟子规》,所以《弟子规》是《孝经》的落实,没有《弟子规》,不能做到《弟子规》,《孝经》也就做不到。又譬如说居家理,能够在家里整理好内务,对自己也能够整理的很干净,他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是井然有序的,他的思惟也就是井然有序的,所以他办大事他也能够办得井然有序。从哪里学起?就是从《弟子规》上讲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起。他的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纽扣结好了,袜子、鞋都能穿得整整齐齐,他就有一颗整齐的心,所以他办事也能够井然有序。他能够对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他不会丢三落四,这是养成他周密的思惟,这个周密的思惟养成以后,他以后做大事也是有那种谨慎。像诸葛亮带兵一生没有出什么破绽,这就是一生唯恭谨,恭敬、谨慎,这都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所以他治可移於官,他做官哪怕做到总理、做到国家主席,他处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不会乱。如果自己都整理不好,自己都乱糟糟一团,他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古人教教育从小教,教这种德行。「修三德於内」,这是帮助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真的成圣成贤,「名自传於后代」,他的名声、美名是传於万世,永垂青史,这都是对於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我们说光耀门楣,为自己祖先增光,后世的人世世代代都不忘这一家,因为这一家出了圣贤人。

  我们继续来看下一章的经文,上面讲到「广扬名章」,底下接著就是「谏诤章第十五」,谏诤,谏是劝谏,诤这也是有劝谏的意思,是直言不讳的来劝谏。这是讲到为人子的、为人臣的,看到自己的父母、领导有不对的地方,有这个义务来劝谏,帮助他们改过,这也是行孝。我们先把这一章的经文读一下: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一章是讲到帮助君、父改过。在《正义》里面,这是邢昺他的注疏,是《孝经正义》,它讲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谏争也」。这是讲到,这一章是讲为人臣、为人子之道,做臣子的、做儿女的,如果遇到自己的领导跟自己的父母有过失,就应该劝谏。「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而问子从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恶,不可尽从,乃为述谏争之事,故以名章,次扬名之后」。这是《孝经》当中当机者就是曾子,曾子他问到很多的问题,夫子一一给他做了解答。当曾子听到「扬名」之后,「广扬名章」之后,他就懂得很多道理,关於『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道理他都懂得了,接下来他就要问,如果儿女听从父母的命令,这算不算是尽孝?结果夫子也回答他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好,因为一般我们讲孝要顺,顺父母,顺父母是不是父母讲的都得听,父母的命令不用问正确与否就去实施,这样对不对?夫子告诉曾子说,那要看这种命令是善的还是恶的,不可以盲目的听从,盲目听从也不能称为孝,为什么?因为这是陷父母於不义。真正尽孝的人不能够陷父母於不义,应该帮父母树立德行,做有仁有义的事情。所以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儿女就要劝谏,这是在家里父子关系而言。在社会上有君臣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同理,在下位的,被领导的人,也有这个义务来劝谏领导,不能使领导陷於不义。所以这一章特别讲述的是「谏诤章」,应不应该来劝谏,这是继「扬名章」之后,以「谏诤」为名的一章。我们来看经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唐玄宗的注解比较简单,他讲到「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这一句的经文是曾子的发问,他的问题也问得很好,他说前面已经听到夫子讲述的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事,对父母我们要有慈有爱,要懂得安亲,安亲是让父母能够安心,身心都能够安乐,而且要扬名,扬名是立身行道,做圣贤人,扬名显亲,这前面的章节都讲过,「则闻命矣」,闻命是曾子他依教奉行,所以可贵就在於他能够依教奉行。一个很好的学生,如何来判断?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够把老师的教诲去落实,不是看他能够听得多少,甚至他能够讲得多少,他理解得多少,最重要是看他能够做得多少,能不能够把他听的、他讲的、他所理解的都用於他的生活。所以夫子在这里讲的孝道,讲到这个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道理,我们能不能够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对自己父母、对长辈,对兄弟、朋友,对领导、被领导,在五伦关系当中能不能够应用,这是闻命的意思。曾子他能够这么做,所以曾子他能够成为孔子的传人,孔子称为是至圣,曾子称为是宗圣,他也成圣贤。所以圣贤之道是要去做的,不是光是说说、听听而已。曾子这里他等於是跟夫子也汇报一下自己的心得,说我已经听懂了,夫子前面讲的我现在会依教奉行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