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章特别讲到「五刑章」,就是讲到这种古代的刑罚,刑罚把自己的身体都伤害。《孝经》上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这里讲孝以不毁为先,这就是孝之始也的意思。不毁是不能毁伤自己的身体,受到刑罚,这对身体有毁伤。如果居上而骄,自己身体也被杀害,这是亡身,这也是毁伤。在丑而争则兵,兵刃相加,这也是对身体的伤害,怎么能称为孝?不仅毁坏身体,也毁坏自己的家业,毁坏如果是对国家而言,毁坏国家的社稷、主权,这是对国家、祖宗的不孝。所以唐玄宗这里说的,「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虽日致太牢之养,固非孝也」。这是讲到上面的三种事情,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都能够使自己亡身,对国家而言就可能会亡国,对企业而言这个企业可能会破产,对待家、对待团体这个都是适用的。所以如果不能够避免这三种事情,即使是对自己的父母每天用很好的物质生活,三牲供养,也叫做不孝。 父母心心挂念的是儿女的身体、是儿女的事业,乃至自己的后代,如果我们因为骄慢,或者不恭谨,或者跟人家去争斗,而导致自己亡身,或者导致自己家没落,后代断绝,这都属於大不孝。尤其是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代是需要我们有身体保存绵延下去。不仅是有子、有孙、有后代这些身体这叫有后,更重要的是家道、家风、家规能够承传下去,家业也能承传下去。所以要承传家风、家道、家规、家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德,如果是骄了,如果是乱了,如果是争了,这都是坏德、败德的。因此我们能晓得为什么中华文化里面这么强调要谦卑、要恭谨、要忍让,这个是保存一个家的家业最重要的品德,从《孝经》里面我们能看得到。所以人只有修养品德,他才能够真正的尽孝,而尽孝也就是将自己的品德修至圆满。所以《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到,「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能够这样修德、立身、行道,使到自己有后世得到大家的尊重,有这种名望,能够显耀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大孝,这是至孝。所以中华民族,我们做为炎黄子孙,要常常想到,不仅是现前父母我们要尽孝,更重要的,还要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家风。修德立身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做的。 我自己想到在学习孝道方面,最初在我十一岁的时候,我母亲教导我《孝经》,教导我学习孝道,我就是读到这一段,这是「纪孝行章」的五事供养,「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当时我印象也很深刻,也是在母亲的带动下学习孝道,在家里学习对父母的恭敬。我记得我在小学三年级就能够学会做饭,有一天当父母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满桌子已经摆上饭菜,我已经站在门口等待父母回来,跟父母鞠躬,然后请父母上座吃饭,学著「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当我父亲有病的时候,他有一次患脑瘤,要动手术,当时我在美国大学教书,特地就从美国赶回来,为我父亲找到广州市最好的外科医生为他做手术。当时我还记得在他手术房的门口一直念著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降福给父亲。手术也做得很成功,而且医生也很惊讶,说他这样的肿瘤,因为生在脑腔的中部,脑室中部,很难动手术的,也不知为什么,做手术也做得特别顺利,现在恢复的都很好。 「丧则致其哀」这方面,我的外祖母她是八十四岁离开的,当时我的母亲带领我为老人家守夜送终,我们给她做临终关怀,给她念佛,一直从她断气的那时候一直念佛念到第二天,一天一夜。她走了以后,母亲跟我就一起发心吃长素,《弟子规》上讲的,要「居处变,酒肉绝」,就是把享受要断除,结果我跟我母亲发心吃素,本来是吃素四十九天,结果一吃完之后,一直吃到现在,到现在已经十五年,还继续保持著吃素。而每年我母亲带著我必定是春天清明时节和冬至都祭祀父母,就是我母亲的父母、祖先和我自己父亲这边的祖先。每次祭祀的时候都供上供品,自己穿著得很肃穆,而且为祖先读诵传统文化的经典,自己思惟自己这一年当中德行到底能不能够对得起祖先,我们家里面都有这种传统。现在学了传统文化,遇到明师,我们的师长净空老教授,他启发我们要把心量扩大,不要只是想著自己一个小家,要想到一个大家。中华民族是个大家,我们要常常想到替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大家尽孝,所以立德立身这就是最重要。我们现在看到中华的传统文化到现在是非常衰微,为什么?因为真正在传统文化当中成就的人少,传统文化三家里面儒释道三家都少了。儒里面的大儒、圣贤君子少了,道家里面的高道也少了,佛家里面真正成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开悟证果的人也少了。现在要拯救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力行,自己能够从不骄、从谦卑、忍让、从不乱、从恭谨下手,从不争、忍让,从这些品德去修养,来为往圣继绝学,把传统文化扶植起来,复兴起来。这是我们,尤其是年轻人,有这种志愿是应该要去做的,这个是比自己在这世间上得到一些富贵、名利来孝养父母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大孝显亲,以自己真实的品德、学问、德行,让父母得到荣耀。哪怕是不能够对父母有三牲之养,有很好的物质生活的供养,让父母能够得到小康的水平,他们能够心里安乐,知道自己儿女在做很重要的复兴民族文化的事业,所以父母心里高兴。看到儿女有德行,又能够增长学问,这是父母最欢喜的。 所以我自己也很感恩我的母亲,她能够成全我这种心愿,虽然原来在昆士兰大学也做到终身教授,本来是可以给父母日用三牲之养,很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父母知道我有这种愿心,希望能够效法古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有一点这种心愿,父母就成全我们,宁愿自己吃穿用度上节俭一点,而希望我们能够在道德、学问上能够得以成长。所以我母亲就带著我,在呈交昆士兰大学的辞职函以后,带著我到我们的师长净空老教授门下拜师求学。而且我母亲献上一点束修之礼,跟师长说,现在我这儿子就送给您来调教,日后希望他也能够效法您一样,真正为社会、为众生启发大众觉悟做出贡献。当时我自己也非常的感动,也非常感恩,我母亲不是想著自己的名闻利养、生活享受,辛辛苦苦培育三十多年的儿子,一个独生子,她能够毅然把他捐献出来,为社会、为众生做一点事情。所以读到《孝经》,假如我们不能够好好的修养自己的德行,增长学问,那真的是大不孝,即使是能够在德行、学问上有所进步,也不可以有丝毫的骄慢。因为《孝经》上讲的,「骄则亡」,一骄傲,道业就要被损坏,德行就亏缺,这就对不起父母。所以《孝经》上讲的这个我们要常常反省,回馈到自己的身上,检点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上面去认真的力行、落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