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大寂比丘尼)(4)

(3)如何分辨自己在学佛的道路上是「初学」还是「久学」? 当知「惭愧心、悔悟心、警惕心、恐怖心、无常心、向道心」,是为自己学佛的道路而发,不发此六心,学佛根本就没有上路,空谈名相理论而不骛 实修 ,只会增

(3)如何分辨自己在学佛的道路上是「初学」还是「久学」?

当知「惭愧心、悔悟心、警惕心、恐怖心、无常心、向道心」,是为自己学佛的道路而发,不发此六心,学佛根本就没有上路,空谈名相理论而不骛实修,只会增长自己的骄傲心、我慢心、诤斗心、好胜心、嫉妒心,产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情形,在学佛的道路上仍然是个「初学」,因为连最基本的惭愧心、恐怖心、无常心、向道心都不能时时警惕在心,发不出来,再上一着地深入修行问题,便止于空谈,产生理与事分离的现象。

(4)如何证明礼忏者已经进入事忏的阶段?

而如何证明礼忏者真的是发出惭愧心与恐怖心来忏悔?一定要做到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所说的:「涕泪悲泣身毛竖,于所造罪(宿障及今障)深惭愧;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以惭愧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器」的程度,才能稍微将无始以来散乱的心一点一滴地暂时平静下来。长久保持这种惭愧、警惕的忏悔心学佛下去,便证明你确实进入「事忏」的阶段了。

所以佛寺的课诵为何每日皆要诵「大忏悔文」,就是要引导真发心学佛者,日日忏悔「宿障及今障」,直至临终这颗「事忏、念佛的心」不可停止,才能稍稍将无始以来的这颗造作「贪、瞋、痴」……烦恼杂乱的心念,暂时止静下来,才能如经上所说:「现在及未来,令『善念之心不断』,『恶念之心止息』。」否则只是在一个星期、几个月……一年、二年间的短暂「礼忏」,尤其是在一、二年之间只是每日「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在佛前「礼忏」,大部分的时间皆因「心思杂乱」而令身、口、意三业随境而转,随波逐流,随时皆会因人事环境冲击,而令善念中断、恶心生起、造作恶行,甚至只是「每日小小的嫉妒心、小心眼、名利心、计较心、傲慢心不断地生起、增长,而没有确实造作「伤害他人的行为」,均离「本篇所说」「事忏阶段」远矣!

5、为什么要发厌离生死心来礼忏?

(1)发厌离生死心忏悔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虽然今世用悔悟心、惭愧心、警惕心忏悔了,来世绝对还会做错事情,甚至宿业现前,再以悔悟心来礼忏……。如此忏悔了又犯,犯了再忏悔,生生世世,就在改过、犯错中礼忏无期。而犯错的根本源动力,乃在「生死」的投生与再生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投胎与再生,就不会有堕落恶道的忧虑,因此经上说要发出离生死心来礼忏。

(2)一般居士难发出离生死心来忏悔

但是一般居士,要他发出离生死心来忏悔,非常不容易。然而你今世不发此心,不用方法来培养(诸如多供养三宝、多参访具有佛道正见、解脱正见、净土正见的正道修行者、阅读高僧传、多听法师说法、看经……而且深入思惟法义,将自己的「学佛知见提升」……),来世就没有修道的机会。并且不发出离娑婆生死苦海的决心来念佛,则往生净土绝对不可能。这是往生净土礼忏发心的根本重心,凡是正在进行念佛、礼忏、学佛者,皆应重视、反省这个问题。同时这也是中品往生者必备的净业资粮。(请参阅「净土探究」第十四愿「中品往生者具备声闻行者修行的条件」一文。)

(3)修禅、修净皆是以厌离生死心为入道的起步

无论修禅、修净,皆是以惭愧心、悔悟心、恐怖心、无常心、向道心、出离生死心为入道的起步。修禅者悔悟心、恐怖心、无常心在日常生活中发得强烈,才会愈发精进禅修;相对的,在静定中,此三心的基础稳固,才愈加能在禅修中激发厌离生死心的发心。

(4)世间知苦、悟苦者有三种人

世间人难发出离生死心来学佛、念佛,因为这是世间人造作情缠业缘、作茧自缚的结果。佛说世间有三等人:一是先知先觉者,今生没吃过什么大苦,就能在看到人类生老病死的苦果中知苦、悟苦,发出离生死苦海心来修行,如佛陀即是。一是后知后觉者,第二等人要尝尽苦头,历尽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人事沧桑之苦,才能知苦、悟苦,发出苦心来修行;如高僧大德,多有出生在贫苦环境中而知苦、悟苦,发出苦心来修行。一种是不知不觉者,凡夫众生纵然历尽沧桑、穷困潦倒,知苦、悟苦,但却以苦为乐,不能发出苦心来寻求超脱生死苦海之法。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就是说明先知先觉者与不知不觉者在苦因的觉醒上,最好的说明。

佛生长在富贵家庭中,发出苦心最难,所以说是第一等人—先知先觉者。现在能发出离生死苦海心来礼忏、念佛、学法的佛弟子,虽是后知后觉者,但在了悟出离生死的发心,是要透过「持戒」、「观照」、「修定」的过程,才能发得坚固,以此发心,就已经种下超凡入圣的修行种子,相当难能可贵。

(5)出离生死心不发,绝不能转凡夫业成圣人业

倘若礼忏者前二心的基础没有巩固,此厌离生死心根本发不出来。出离生死心不坚固,下一个求成佛道的菩提心又如何能发得深刻呢?!

学佛基本的目的,就是在学习如何转凡夫业成圣人业,亦即是以此出离生死的发心为基础。所以一定要用各种方便修持方法,如持戒、修定、观想、发愿等方法将「出离生死心」培养起来,不再造作与这个世间相应的轮回苦果,将今世的夫妻缘、父母缘、儿女缘、朋友缘转变成佛道法缘,来世不要再与众生缠结情缘下去。有此省悟,出离生死心才能熏发出来,方能将身心带入下一个发菩提心学佛的悲愿中。

(6)如何证明礼忏者确实发出出离生死心来忏悔?

而如何证明礼忏者真的发出厌离生死心来忏悔?一定要做到经上所说的:「一心勇猛忏诸罪,发大精进心无退;涕泪交横不觉知,偏身流汗哀求佛;长跪合掌心不乱,发露无始生死业;唯愿十方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愍我;我处轮回无所依,生死长夜常不觉;我在凡夫具诸缚,狂心颠倒徧攀缘;我处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尘无救护;我生贫穷下贱家,不得自在常受苦;我生邪见父母家,造罪依于恶眷属,愿出三界生死业,愿涤罪障净六根,我愿坚持不退转,不惜身命出生死。」的程度,长久保持这种至诚、恳切的厌离生死心来礼忏,才能证明你的「心思」确实已在「道」上行了。

尤其禅观者,在将出欲界,进入初禅的定境中,当观照到自身的不净秽脏时,才能真正发出离生死心来修行。

修净土者,更要多安排自己诵经、念佛(修定)、拜佛(忏悔)时间,将此出离生死心稳固了,往生净土才有保障。

6.为什么要发菩提心来礼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