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忏悔之浅谈
编辑:释华藏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摘要:忏悔是佛法修证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佛陀智慧与慈悲的集中体现。佛在大小乘经典中为我们宣说了种种的忏悔法门,历代祖师大德也都大力提倡阐扬忏悔法门,可见此法门对行者的修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大乘般若空观正见,以《普贤行愿品》、《慈悲三昧水忏》及《菩提道次第略论》等诸部经论所言的忏悔法门为依据,糅合多家说法,从忏悔的含义、心态及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忏悔法门的殊胜利益,力求阐明有关忏悔法门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指出行者在修此法门时应避免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忏悔理念。 关键词:七心四力对首忏取相忏无生忏 作者简介:释华藏,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身为薄地凡夫,为人处世及起心动念难免会有错误和缺陷,正如《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1〕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有错还极力掩饰过非,覆藏罪恶,致使恶业不断滋蔓,而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流转不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症结所在。要想远离如此过非,就需以修习忏悔法门来对治。 “忏悔”并不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其他宗教也提倡忏悔,并对其作出不同的理论诠释。佛教的忏悔,是佛法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不仅有详细的理论阐释,更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方法。主张在身口二业痛改前非的基础上,更要深入于对意业的至诚忏悔,用般若真智来觉照日常之行,以达到三业清净、六根无染。从而彰显了佛教的智慧与慈悲,亦体现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大乘佛教思想精髓。本文基于此理念,综合前人成果,对忏悔进行探讨性的融合和总结,期望能正确的理解和阐释,以力求澄清一些常识性的观念。
一、 忏悔之名义及其内涵 忏悔又名“忏摩”,是梵语Ksama之音译,义为“忍”或“宽恕”。《南海寄归传》卷一云:“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口云忏悔,意是请恕,愿勿瞋责。”〔2〕即是至诚恳求他人忍受原谅自己的过错,是做错事后的一种后悔心理,因此忏悔又可译为“悔往”。《金光明经》云:“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3〕《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中亦言:“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梵语),悔是东语。”〔4〕可见,“忏悔”是在保留西音“忏”的基础上加入中文“悔”字而成,乃华梵并举之词,是中西文化的交融汇合。 佛教传至中土,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的诠释及弘扬下,使其意义变得更为深刻。《天台摩诃止观》卷七云:“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5〕《六祖坛经·忏悔品》亦云: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6〕 可见,祖师大德在原来的“悔往”之义上,又赋予一层“修来”的深刻含义。总之,忏悔就是行者发愿从今直至无上菩提之间誓不更犯过错。 龙树菩萨言,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以前的恶因所造成的。诸如我们现世的衣食不足,疾病短寿,常生忧患,多遭灾难,无一不是我们无始至今的造业所招感的果报。行者若想减轻痛苦,截断生死之流就应至诚发露、精勤忏悔。就近而言,忏悔是一种良知上的反省,它能使我们的灵魂得以复苏和升华,亦可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净化与完善,从而营造和乐安祥的生活环境;约远而论,两千五百多年前,悲智具足的世尊就为迷茫的众生指明了这条成佛的大道,让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而达到究竟的解脱和自在。因此,忏悔是学佛成佛的根本,是成就完美人格的开端,是自信的再度确立,是一种积极进取,敢于承认错误,不甘堕落的勇猛向上精神。这就是忏悔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忏悔之原理 众生轮回六道是由于业果的积聚,业果的积聚则来源于无明与三毒烦恼的炽盛。正如《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忏悔发愿偈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行者若想熄灭贪瞋痴三毒之火,必须得依赖于忏悔的力量。 站在大乘空观角度而论,行者在忏悔之时,不应执著罪相的实在性,而应观罪相的空寂性。因为罪业本身就是缘起法,并无实在的自性可得,是俗谛上的方便言语施设,只是一种妄有,故没有实在的罪生与罪灭,也没有真实的体相可得。如《普贤行愿品》中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7〕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亦云: 一切诸法本来空寂,尚无有福,况复罪业?但众生不善思维,妄执为有,而起无明及与爱恚。从此三毒,广作无量无边一切重罪,皆从一念不了心生。若欲除灭,但当反观如此心者从何处起——如是观之,不见相貌,不在方所,当知此心毕竟空寂。既不见心,不见非心,尚无所观,况有能观?无能无所,颠倒想断,既颠倒断,则无无明及与爱恚,无此三毒,罪从何生?复次,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若无万法,谁是罪业?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观罪性空,破一切罪,以一切诸罪本性空,常清净故。〔8〕 行者在忏悔过程中所见到的一些瑞相,这只是世尊慈悲的示现,是令众生生信欢喜的方便教化。因此行者行忏悔时应基于三轮体空为出发点,不执著一切事相,力求达到罪灭心亡的至极之境。因此“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句偈颂充分体现了真正的忏悔灭罪原理。 由上可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虚幻不实,它只是众生心上一时的沾染滞缚而已。若以般若之智去观照破除,罪业就如日消冰般的消融无存,反之则为虚妄沉迷、徒劳无功。
三、忏悔之前方便 上述已从理论上介绍了忏悔的原理,可让行者竖立正确的知见,今从实践方面来浅谈行者行忏悔时应具足的心态与力量,让行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忏悔利益。
(一)应具七种心 《佛名经》云: 欲灭此烦恼障,业障,果报障罪者,当与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心;二者恐怖心;三者厌离生死心;四者菩提悲智心;五者怨亲平等心;六者念报佛恩心;七者观罪性本空心。〔9〕 这七种心,是每个行者修忏悔法门时不可逾越的七个修行次第,此七心虽是次第相生,但却是相辅相成。如惭愧心是由于恐怖堕落而发,而恐怖心是由于惭愧自己往昔造恶而生,两者乃是一体两面,厌离生死心是由于对恐怖心的深刻认知而有,菩提悲智心是由解脱生死牢狱心而坚定,怨亲平等心是由求佛悲智心力行而显发,报答佛恩心是由实践四无量心,亲证平等法性而表露,罪性本空心则由前六种心坚固显相而现前。因这七心在修行层次上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故而这七心是前前生于后后,后后胜于前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