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释大睿 提要 在诸多大乘经典中所阐明之忏悔思想,几乎是与禅观、三昧的修持结合,尤其摄入般若空慧之观照,更是大乘忏悔思想之根本理则。故修忏悔法,不仅可达罪业清净,更有证三昧、发慧、得解脱等目标。而忏悔方法,亦与原始佛教僧团中,单纯的忏悔羯摩不同,其中含有称念佛名、诵经、礼拜、持咒等多样化的行持方法。忏悔法,可谓在大乘佛教思想中有了极大的转型。 中国佛教亦吸收大乘忏悔思想,创制忏悔仪轨,并举行礼忏法会。从东汉时期即有于斋日行忏悔法之记载,到了南朝,王室更是盛行礼忏。此外,僧传中亦有诸多僧人修忏的事迹。虽然,至今未发现有隋代以前之忏法仪轨,但从许多修忏史料的记载中,可发现王室举行礼忏之目的,普遍为求国境久安,或为去病、求长寿等现世利益为主。而僧伽中虽有少数将修忏与禅定结合行持,但却未见具体应用大乘忏悔经典之理观修持于忏法中。此现象直到隋?智者大师才有了开创性的发展。不过,从东汉至六朝时期所译经典之忏悔思想,及此期流行之仪轨模式或忏悔方法,都为往后发展的天台忏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关键词:忏罪思想、忏法、无生忏法、证三昧 一﹑前言 佛教初传东土以来,汉民族对佛法的认识,除了受僧侣行为及其弘化活动之影响外,具体接触佛教思想乃在于佛典之汉译。佛教自公元一世纪初,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才开始有佛经的翻译。关于忏罪思想的经典,则早在译经初期即陆续传译。例如《阿阇世王经》(译于147-186年间)、《舍利弗悔过经》(译于148-170年间),根据目前现存最古的经录,僧佑撰之《出三藏记集》记载:魏文帝时,支谦于吴主孙权黄武初年,至孙亮建兴年间(221-237),译出的经典中,有《悔过经》一卷。并有一小段注文:「或云序十方礼悔过文」。可见,有关忏罪思想经典的传入,应算相当早。至于此思想如何为中国人接受,进而发展成型,乃至影响后代佛教祖师大量制作忏仪,使得中国佛教,渐渐呈现经忏法会兴隆等现象,是一值得留意之课题。因此,本文希望从佛教初传时期,佛教思想与中国固有文化之交融现象切入,试图发现佛、道二家在忏悔思想上有无关涉之处。次再从忏悔经典的移译,了解东汉到六朝之中国佛教初传时期,大乘忏悔经典,所蕴含之思想,继而自王室礼忏情形,以及僧传中,探究当时忏仪流行之状况,藉此以助了解中国佛教,早期忏悔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佛教忏悔思想兴起之时代背景
如上所举,虽然先秦时期,到汉代儒学对「天」之定位,不尽相同,但启发人之自觉或价值意识,进而恪修己德,以远祸害的道理是共通的。此中所蕴涵者,即是对自我之要求,借着反省悔过,令德行圆满,而感招天德。如此中国儒家精神之悔过思想,可谓是佛教忏悔思想为中国文化所纳受的重要基础。 (二)道教的悔过思想 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祈祷。其中奉斋、忏悔、礼拜等,皆是常行的仪式。故悔过忏罪亦为其重要思想。首先,从张道陵之事迹可知其以物赎罪悔过的思想。例如〈法运通塞志〉记载,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玉晨大道君,授以天师印绶雌雄二纫正一盟威秘录三清众经符图,人有疾患官灾随事,输米以赎罪,疏过悔谢。」另《魏书?释老志》亦有:「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颇类佛经。」等举行斋祀礼拜仪式之史料。并言其法有类似佛经之处。又有革新道教的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始光初年(424),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由上可见,东汉时期,道教已有遇灾难疾病,须以米粮赎罪悔谢之思想。并有礼拜仪式,进而以斋会、六时礼拜等仪礼行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