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实质在于,通过戒定慧的修持和实践而证悟到一种根本的解脱,它对于人生的价值而言,在于使人们看破生死实相,赋于超越自我执著的生活态度。对过于执著于生死而不能超脱的人,佛教予以念佛法门而导归极乐,这是佛陀对众生的终极关怀,这种关怀是建立在凡夫对生与死的执著上的。如果我们都能以“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存在,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对于念佛人能否真正的往生,别人不可以随便臆测,更不能自主判断,否则容易制造妄语。尽管有些瑞象现前,也不能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判别标准,因为在六道中异类鬼神,同样会制造上升天堂或堕于阴司的种种景象。能否往生,甚至连亡人自己的话都不可以轻信,有些人命终舍报之前遗言自己决定往生,大多都是一厢情愿。未能老实修行,未能一心不乱,未能透视净土,只凭口念几句佛号,便想了无量劫的冤业,有那样便宜的事吗?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有志同修,不要以为有这个净土方便法门,便得到一条捷径,需知念佛法门的主要作用在这个“念”的功夫上。阿弥陀佛是我们要时时系念的本尊,本尊是什么呢?本尊就是本来自性中的那个“我”,你的般若智慧,你的三业修为,你的无限思量,只需时时处处,与本尊相应,那才是真正的念佛人所用的功夫,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有为地往生。 十二、关于自性唯心。 既然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处处本地风光,为何还要再念佛呢?既然念佛是当前急务,你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儿谈空说有呢? 诠理更有助于念佛,磨刀不误砍柴。净土宗以信为契入点,有些人不理解念佛的意义,嘴里只管念去,实际上内心里还是怀疑的。我们把念佛的意义给他讲清楚,让他对净土的存在更确信。至于说本地风光何劳念佛,更需说明自性是本觉,念佛是始觉,没有始觉,终不见本觉。所以虽然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借助念佛的功夫,终不能证入。 如果说一句弥陀只管念去,不需要多说什么,那么净宗诸祖千经万论又该怎讲?所以,不要误会以为讲理的就不是念佛的,不要以宗门来分别是否修净土。中国净土宗是从晋代慧远大师以后始有的,而在此之前,上溯至释迦佛时代,韦提希与五百侍女念佛往生,她们却并不是哪一宗。所以我至今坚持每日念佛,但从来不把它当作是一个宗派行为。念佛就是念佛,如果太执著于它是某个宗派的话,它会对你的修行产生一定的障碍。 十三、关于殊胜要义。 念佛法门很殊胜,如果我们把它与显教其它法门相比较的话,它有以下几个最为殊胜的地方: 第一、大小二乘,显密双修。 净土法门,究竟属于大乘法门,在修行次第中它又兼具小乘法器,故有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说。至于说显密双修,一般人认为阿弥陀佛四字名号即是密言密义,翻译过来的无量光寿即是显义。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显密与词性语音有何关系!说显说密是指它所包含的绝对和相对、次第和究竟的深义而言的。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一句弥陀有密有显,实指我们对净土和弥陀的认识上有深有浅而已。无论深也好浅也罢,只要你上路,终竟可以同登彼岸。此为它的第一殊胜之处。 第二、事理不二,体用一如。 念佛本身是一种修持,以此摄护三业,不造新殃,同时随缘消旧业,令往昔罪障不起,此为事。在念佛的时候,以万念归一念,一念归无念,至一心不乱,意不颠倒时,不假方便,自然彻悟弥陀自性,此为理。由事而达理,由理而导事,理事不二,体用一如,修悟同期,最为直接了当,此为第二殊胜。 第三、止观双运,本尊本作。 念佛是在本尊上下功夫的,当我们念佛时,声声唤起弥陀,法身显露于当下;处处照见净土,极乐光临于目前。经中说屈伸臂倾到莲池,实则上,连一弹指倾都不需要。或者说一刹那间离五浊,一刹那间是什么概念?几乎等于零。这不正说明这是在本尊上用功来着。待我们一念之间进入到了那个自性清净的时空遂道(现代语),一切美妙境界应运而生,化无始劫忧恼作清凉,消无量生死緾缚而得解脱。此为第三殊胜。 第四、普贤行愿,万德俱足。 普贤王如来在密宗曰本初佛,之所以他的行愿无量无尽、无际无边,皆由本尊性德而言。当我们证入弥陀性海,一切普贤行愿本来俱足,无穷无尽。弥陀法身是我体,弥陀报身是我愿,弥陀化身是我行。依此三身,佐以悲、智(观音、势至),正所谓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才不落虚言。我人平时所发菩提心,皆是因地发心,并未与真正的普贤行愿相应。只有证入弥陀性海,从那个无边无际的法身起用,才能去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乃至普度十方一切众生。所以,由此念佛证真,亦是发广大菩提心之行为。 以上略举四点,是念佛人必须要理解和彻行的。不能深入体解,念佛无异咒佛,往生无异投生。所以我们不能把一个原本深俱大乘行愿、般若悲心的方便法门,方便到了庸俗不堪的地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