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嘉措活佛:如何利用痛苦(3)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想,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期间,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是不太现实的,对此我并未加以否定。我想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健康的快乐,必须依靠内心这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想,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期间,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是不太现实的,对此我并未加以否定。我想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健康的快乐,必须依靠内心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质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对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认识上出错,这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我们以内心为主要目标去追求,由此获得自在的话,那么,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与刺激,也不会产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会在人生之路上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又有人会想,追求内心快乐是否妨碍到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认为,这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们的内心没有安祥自在,那么,不管外在东西多么美丽漂亮,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假若我们的内心已然悠闲自得,那么,对于外在物质品味,自然会感到快乐。

我们上面所阐明的情况,是针对一般尚未达到高水平的修行者而言,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完全脱离外在物质的快乐。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们是不被外在物质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内心的力量来达到自在洒脱,对于一切都感到纯粹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安乐三昧。在《父母相会经》中说:“有一种禅定名叫安乐三摩地,若获得了此种三摩地的大菩萨,他们所感受到的万法皆是快乐的。”这句话在一般人看来,肯定会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们却不应该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会觉得这个道理太过于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认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现实的快乐,现实的快乐也不一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失望。所以,过于的乐观与过于的悲观都是错误的。对于我们一般人,要想获得佛与菩萨所具有的快乐,也许还要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内心的快乐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承受,而不应该是消极地遗弃。

内心的安祥与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乐,都是不堪与之相比的。心里的欢乐和外在的欢乐二者的区别用一句比喻来说就是,通过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欢乐,就如同搔痒而出现的欢乐一样,从内心中获得的欢乐,就如同摆脱瘙痒(皮肤病)之苦的欢乐一样。搔痒从开始到把患处抓伤,尽管觉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难受。与此同理,依赖对世间的欲求所得到的快乐,从开始享受到结束,自以为是快乐,但是实质上并未超越坏苦的范畴。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觉就会越大。反过来讲,摆脱了瘙痒之苦的欢乐,虽然没有瞬间短暂的变化所产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质却是真正的快乐,无论怎样去享受它,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样,内心的安乐,虽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污的零星所现的快乐,然而,它的性质是一种本质的欢乐。无论怎样享用它,都没有丝毫的变化。这就是它的特点。

针对这些情况,龙树菩萨阐述道:“搔痒所出之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享受欲求之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对于世间欲求的快乐(外在的快乐)和内在的安乐两者之间的差异,无著菩萨进一步讲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只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欢乐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为什么呢?依靠吃喝玩乐等得到的欢乐:是不能遍及全身;这种快乐是依靠外界某种条件产生的,因此,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这种快乐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结束;这种快乐是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基础。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乐:是遍及全身;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这种快乐在享受中恒久不被享受所结束;它不会产生任何烦恼和痛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快乐的确是有很大区别的。

获得内心真正安乐的人们,无论怎样做,对他们来说都是欢乐的。即便他们缺吃少穿,没有可亲可爱的亲友,也许甚至饱受饥渴与寒风刺骨的折磨,但他们内心仍然是喜洋洋乐融融的。此时,是真正达到了“乐中最殊胜,内心即安祥”的境界。

米拉日巴尊者对他的现状曾这样描述说:“见其住所如兽穴,他人观之心恐慌;见其饭菜如狗食,他人观之胃呕光;见其身体如骷髅,仇敌观之泪满眶;见其内心如佛陀,如来观之生欢喜”。这个道歌是尊者唱给他自己妹妹听的,我们听了以后,也许尊者的身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起当时的情景,就会百感交集。

本来尊者米拉日巴兄妹两人,父母在世时,算得上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因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离开了人间,他们不再拥有自家积累的财产,亲戚们成了他们的仇人,一家人受尽了苦难。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痛苦折磨之后,尊者米拉日巴不得不离开家乡,与亲爱的母亲生离死别。

多年后,他怀着见一次母亲的愿望回到了家乡,可是母亲已经去世,妹妹也流落他乡。剩下的只有茅草丛生的残墙,愈加令人感到悲伤。后来,他到了山上修行,一直也没有见到妹妹。这次突然见到她,假如他是一般人,心里又有如何的感受呢?

对于妹妹来说,当然内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母亲在世时,母女俩人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凄惨地死去,留下她孤身一人,流离失所……这些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中,已经有许多年了,一直没有找到能够倾吐心里话的人,这次终于遇到了!可叹的是,这位哥哥已经不象个人样,而象个山中的野兽。他的身上长满了绿毛,眼睛凹陷,瘦骨嶙峋,手脚都象是快要断了似的。她看到这个样子,心里充满无限悲伤。她哭泣着对尊者说:“哥哥,阿妈是想念着你而悲惨去世的,除了我以外,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后来,我无法在家里继续呆下去,只好到处漂泊流浪。我不知道哥哥你是死是活,我想要是哥哥你没有死的话,你肯定活得会比较好。可是,我见到的你怎么是这副样子呢?而我的情况就是你眼里所见到的。象我们兄妹俩这么苦的人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说完,呼喊着父母的名字大哭起来……本来非常安静的岩洞里,突然间,尊者米拉日巴的道歌声和妹妹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就象是在表演一场相聚无常的悲剧。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世俗人和修行者面对痛苦的态度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修行者对待痛苦的洒脱风范。

内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不会受其挟制和役使,就象尊者米拉日巴一样,他是我们真正追求解脱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辉煌的历程。对于这样的一位勇敢者,无论是什么样的痛苦和伤害,都无所畏惧。在这种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内心永远是安乐的。他们实现了永久的理想,而对于世间任何快乐都无所羡慕,从而,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