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法师:结夏安居(6)

和尚尼:礼佛一拜。 维那呼:迎请者出班,同寮师送和尚回寮。 和尚尼云:免送。 维那呼:大众师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起具。向下排班。至诚向韦驮菩萨三问讯。 转身对面排班,次第出堂。 ----------------------

和尚尼:礼佛一拜。

维那呼:迎请者出班,同寮师送和尚回寮。

和尚尼云:免送。

维那呼:大众师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起具。向下排班。至诚向韦驮菩萨三问讯。

转身对面排班,次第出堂。

-----------------------------------------

四月十五,早殿后,在大殿举行了安居前受筹仪式。

四月十六,早殿后,在大殿进行了“对首安居法”。此次安居,共有三十二位僧人,其中比丘十七人,沙弥十五人。

安居期间,大悲寺僧众集中在山上内院(大悲殿以上的范围),不与外界接触(僧中执事处理必要的事务除外)。与平时的修行基本上一样,早晚课诵、半月布萨、坐禅、念佛、听法、学戒、诵咒、出坡等。另外,计划要打三个七:比丘戒七、梵网菩萨戒七(日夜不停地诵戒十四日),安居结束前一个念佛七。

结夏安居

佛制规定,出家僧众,在每年的四月十六——七月十五这三个月期间,必须进行结夏安居。结夏即在固定的地点(寺院)居住,三个月内,学习戒律,安心精进办道。没有重大事,禁止外出。即使允许出外时,也必须作“受日法”。

结夏安居是每个僧人每年必须进行的修行制度。出家人受具足戒后,每年需参加结夏安居,在每次安居圆满后,增长一个戒腊,即增长一岁。僧中的大小次第,全以戒腊多少为标准,戒腊小的比丘应顶礼戒腊多的比丘。

筹的说明:

梵语“舍罗”,此译为“筹”。为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五分律》卷第十八:

佛言:应用铜、铁、竹、木等作筹。短应长并五指,长应长拳手一肘。粗不过小指,细不减[木*著]。应漆(涂以颜色),以筒盛悬著布萨堂上。

佛言:应行筹收取数人数。一人行筹,应别使一人收筹。行筹时应手授。收筹已应数,数已应唱。唱云:比丘若干,沙弥若干,出家合若干人。

“筹”可用于计数、表决、分物等多种用途。

例如,僧团中如果有人行不如法事,要进行制止,可用两种不同的筹作表决用,类似现在的投票表决。用现在话讲,是一种“民主制度”,让全体大众都明辨是非。有研究佛教的学者说:现在的议会制度,其实在三千年前的佛教就早已经存在了。

但有一点不同的事,受筹的表决,完全是以佛的戒律为依据,没有无意义的争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