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四(6)

闻我名字, 这个“闻”跟前面的一样,听闻欢喜而生信心、受持不失而生正念。 不即得至, 不能够快速地成就不退转的功德,于无上菩提不退转呢,不取正觉。我们在修习菩萨道,最大的障碍就是退转,也就是说,我们生生
闻我名字,这个“闻”跟前面的一样,听闻欢喜而生信心、受持不失而生正念。不即得至,不能够快速地成就不退转的功德,于无上菩提不退转呢,不取正觉。我们在修习菩萨道,最大的障碍就是退转,也就是说,我们生生世世的善根不能把它累积起来,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你前生修得很好,你前生的菩提心、善根很强,但是你今生的善根不一定像前生一样。理论上来说,我前生再加今生,我应该比前生更好,对不对?答案是——不是。因为我们会退转,会退失。外在环境的干扰,自身攀缘外境,你自身的堕落,外境的引诱,等等。但是在阿弥陀佛的发愿当中,就是说,即便你不是求生净土,那你能够在你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兼念我的佛号,而且有一定的功课,产生成片、产生信仰,那么在你的成佛之道当中,你的善根会比一般人不容易退转,善根不退,你的菩提心不容易退转。

善根在《大乘起信论》讲到两种:内善根和外善根。内善根是你的菩提心,外善根就是三宝的加持力。如果你是有志于走难行道的话,你一定要多修皈依,修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因为你一定要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是增上缘,你内心的菩提心是亲因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家,他退休以后在家里面靠子女的供养,可能子女对他不是很恭敬,老人家就不舒服啦,就很伤心,说我一辈子把你们养大了,长大以后吃东西还要看你们的脸色,就万念俱灰,就跑到精舍去出家。跑到精舍以后,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来观察,说你这个人不合乎出家的标准,佛陀说要在八万大劫要有善根,你八万大劫都没善根,出家也没有用,空过了,浪费信施、不能成就圣道,所以僧团就拒绝他的出家的要求。他就很伤心,在那边哭啊。那么在精舍门前哭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刚好回来。当然,佛陀就明知故问,说你为什么哭呢?他就如是如是地报告。佛陀说没关系,他们不剃度我亲自为你剃度。释迦牟尼佛亲自为这个老者剃度,但是没多久他果然证得阿罗汉果。弟子们就疑惑啦,说他没有善根为因,云何会证得阿罗汉果呢?佛陀说,你们阿罗汉只看到八万大劫,他在八万大劫之前曾经做一个樵夫,去山上打柴的时候,遇到老虎的逼迫,跑到树上,老虎在摇晃这棵树的时候,他很紧张,念一句“南无佛”,他跟三宝结下缘,他今生能够遇到三宝而出家,就是外善根强。他缺乏内在善根的菩提心,但是他有外善根,虽然他的出家的动机不是很正确,为了受到家里的刺激,不是出于菩提心,但是起码他外善根强。诸位想想看,诸法因缘生嘛,对不对?为什么他在精舍哭的生活,佛陀刚好回来?我们在外面哭的生活,佛陀就刚好不回来?

这就是说,蕅益大师说,佛陀跟众生的因缘的确是有亲疏浅深的差别。你看阿难尊者跟佛陀的缘特别深,阿难尊者生生世世跟着佛陀。那这个因缘是栽培的。就是说,你今天你遇见佛陀,你就跟他缘深嘛。你缘深,他要救拔你就比较容易嘛,就在这儿。你跟佛陀没有缘,就糟糕了,他没办法救拔你。你生生世世生长在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你怎么修学呢?即便你善根深厚,你顶多做一个缘觉。所以我们在栽培内善根,也要栽培外善根,跟三宝结缘。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忆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愿力——“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你能够成就善根不退转。

到这个地方的名号都是偏重在现世的增福报、增长善根,这以下两个愿就很重要,牵扯到往生的问题。丙四、十念必生。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