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四(2)

所以我们讲“香光庄严”,就是说我们今天念佛人的确能够去分享佛陀的功德,这是 印光 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欠这个人一百万,但是我还不起,阿弥陀佛,我好好地忆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帮我们还掉了。

所以我们讲“香光庄严”,就是说我们今天念佛人的确能够去分享佛陀的功德,这是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欠这个人一百万,但是我还不起,阿弥陀佛,我好好地忆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帮我们还掉了。他力法门的确是可以产生香光庄严,就是说我自己没有香气,我自己没有光明,但是我不断地跟佛号在一起,我就能够把佛号的功德转成我的功德。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注意一点——转他成自,把佛陀的功德转成我们的功德,这个地方要做一个区别。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佛陀的福德力可以转化给我们,佛陀在无量劫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力可以转化成给我们消业障、增福报,可以;但是佛陀的善根,比方说他的菩提心、比方说他的空假中的智慧,不可以传送给我们。你说,我母亲往生了,我把我的善根回向给他,话是这样子讲,但是善根不能输送,连佛都做不到。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依止一种信仰,把我们无始劫的业障消除,这是一种什么方式呢?比方说,我身上没有香气,但是我跟香气接触我就有香气。我们经常一个带有身口意罪业的凡夫,我们把佛号在我们的身口意不断地运转,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一句万德洪名的音声在身口意运转的时候,诶,我们的业障慢慢消除、我们的福报慢慢增长,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充满坚定的信心,你要有信心。这是第一个,依止信仰而创造现世的安乐。

再看第二个,丁二、究竟解脱,这是比较关键的。净土宗的人主要目的是求往生,不是现世安乐。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这个“我”指的是大势至菩萨。他说他过去是一个凡夫的因地,他怎么修行呢?他以念佛心,他以忆佛、念佛的心而悟入无生法忍,证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在当时的修学并没有求生净土。但是,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但是现在是一个娑婆世界,一个障深慧浅的时代,所以他呢劝所有念佛人一定要为菩提道而产生求生净土的决心。《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三次劝我们往生,他的理由在哪里?最后的流通分也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什么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精进第一的。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为了自己的波罗蜜,他可以成就一个布施的波罗蜜,为一个持戒的波罗蜜,他可以舍身命。他如此地精进,他的行力很强。你看他超越了弥勒菩萨成佛超越十二劫,弥勒菩萨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他发菩提心在释迦牟尼佛之前,但释迦牟尼佛超越弥勒菩萨先十二劫成佛,超越十二劫,主要是精进。一个那么修精进波罗蜜的人他自己亲口讲出来,在五浊恶世修行是很困难的,诸位弟子你们不要走我的后尘。释迦牟尼佛自己是在难行道里面、在五浊恶世成佛,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经文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有非常恳切的开示,他说,世尊自己以他自己走过的路恳切地劝我们不要再走这条路了。三界火宅,成就无上菩提的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劝我们一定要“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关键在于念佛要有愿力,要有往生的愿力。

很多人把自己的思想都用在今生的事业、今生的家庭,我想很多念佛人很少想到来生的问题,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你今生在修行都很少想到来生,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非常害怕,因为你没有做好心理的准备。一个人要经常想到来生,尤其是净土法。我们是把今生当作通向来生的一个过程——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如果你很少想到来生,很少想到来生啊,那你临命终会非常害怕,因为你所想象都在今生,而今生的因缘破坏的时候,你没有做好来生的规划,你肯定很多的挂碍、很多的恐怖、很多的放不下。念佛人要把心思慢慢地从今生里面抽出来,慢慢慢慢地把心的重点、重心放到来生。就像一棵树,佛陀以这个树来做一个比喻,树的倾倒原理,就是说,这一棵树,如果它平常往西方发展,把它砍断,它肯定往西方倾倒;如果这棵树是往东方倾倒的,你把它砍断,它一定往东方倾倒。所以,我们心中会有很多的希望,对不对?我希望我挣很多钱、我希望我买一栋房子、我希望我的子女怎么样……身为一个凡夫,你有这样的希望,可以理解。我们要面对今生的,我们不能否认今生;但是,你不能把这个希望当作你生命的重心,否则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走不掉的。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把往生的希望是在你生命当中变成——来生的希望是你生命当中最大的希望,任何一个希望跟这个希望冲突,你能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个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不敢奢望每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希望,那凡夫其它生活还活不活?!但是你必须把往生的希望变成是你心中的主流,就成功了。最强大的希望!强者先牵嘛!这叫带业往生。所以,我们除了培养一种对佛号的信仰,更重要是一种心中的愿力。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所以,你平常就做好这样心态的准备,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会很放心地放下今生的因缘而面对来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