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四(5)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 ,“他方国土”就是说他不是 极乐世界 的众生。非 极乐世界 国土的菩萨, 闻我名字 。这个“闻”我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这个“闻”不是听闻而已,要得到闻持的功能,执持名号的“持”。什么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他方国土”就是说他不是极乐世界的众生。非极乐世界国土的菩萨,闻我名字。这个“闻”我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这个“闻”不是听闻而已,要得到闻持的功能,执持名号的“持”。什么叫“闻持”呢?要听闻欢喜、具足信心,要受持不失、具足愿力。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充满了信心而且充满了专注力,信仰跟专注两个结合叫做“闻”,叫“闻持”。那么你有一定的功课,当然,既然是念力、专注力,就是说你肯定有些定课、有些成片的功夫。

那么这个人寿终之后他并没有求生净土,他可能是修难行道的,或者说他临终的时候突然间起颠倒了,没有求生净土,但是他所念的佛号并不会因为这样而空过。有什么好处呢?来生生在尊贵之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尊贵之家,古德解释说,第一个是有权势之家,有权势,做官的;第二个是有学问之家,读书人;第三个、有财富之家。三个具足,既尊且贵,权势、学问、财富。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发这个愿呢?古德说,一个菩萨,他这个地方针对法菩提心的菩萨而发的,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你念佛,可能你本身的规划就没要求生净土,或者你临终的时候出了一点差错,你也没有求生净土,那么你在佛堂当中所念的佛号最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生尊贵家。那么生尊贵家为什么呢?受到众生的尊重,有利于弘法利生、行菩萨道。因为菩萨是要有福德力的。你看佛陀的出世,释迦牟尼佛生在哪?生在王族家,所以他在弘扬佛法就很方便。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是生长在非常低贱的奴隶家,对他的弘法就产生障碍。

我想,其实我们也不一定要说看到来生,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法师的福报力有差别。我自己的观察啊,修密宗的、修净土宗的这两个宗派是最重视他力法,对不对?最强调本尊相应法。这两个宗派的法师平均的水平,福报比较大,平均水平啊。修三论宗的、修唯识宗、观一切法空的,福报比较差。平均啊,少数几个特殊个案不谈。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事出必有因。你想想看,观一切法空的人,他是修自力法门。一个人经常跟佛号在一起,经常拜佛、念佛,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注意看,只要是修他力法门,西藏的上师,福报都特别大,他们都是修他力法门;净土宗的法师,尤其是经常拜佛的人。你看忏公师父,特别喜欢拜佛,他每次都要去拜几拜。我们那个时候在斋戒协会的时候,他一到斋堂,我们在念供,念供要念十五分钟,他老人家就在那边拜拜拜,拜到我们念完他才起来,上去吃饭;你跟他一起出去,出去办事,车子还没有来,还有三分钟,他跑到念佛堂再拜几拜,他逮到机会就拜。你看忏公师父,诸位有些人没有看过忏公师父,他那个身相特别尊贵。我们台湾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家,是很高慢的。他有一次看到忏公师父他很自然地就拜下去。别人说,诶,你平常不是都不拜佛的吗?为什么拜这个法师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看到他就控制不住,想要跟他拜啊。忏公师父那种尊贵啊!他拜佛拜到一种程度,如染香人身染香气。他整天跟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在一起。所以,我们一个人拜佛、念佛,即便你今生没有往生,佛号也不会失掉。因为佛号曾经在你的身口意跑过一次、跑过两次、跑过三次,它留下的香气、留下的光明我们还是可以受用,这个是佛陀说的:“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丙三、善根坚固。这是比较重要的。前面是讲福德力,这个地方讲大乘的善根。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在我得佛以后呢,他方国土,这个地方也指的是极乐世界以外的国土,发菩提心的菩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