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佛陀真理的另一条途径,那就是禅宗的路子。禅宗的祖庭就是我们少林寺。禅宗讲“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成佛”,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从自己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佛陀的真理。佛陀住世时,不念经,也不拜佛,因为无经可念,无佛可拜。佛陀就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真理的。所以,也可以说,禅宗就是直接学佛陀本人的,而佛教的其它宗派,则是学佛陀弟子的。我说这话并没有禅宗比其它宗派更高明的意思,而只是说明禅宗与其它宗派的区别。只要能发现佛陀的真理,任何宗派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只要对路了,任何宗派都能发现佛陀真理。我们现在尊达摩为禅宗祖师,实际上,禅宗的真正祖师是佛陀本人。我们之所以尊达摩为禅宗祖师,主要是因为在来中国的印度高僧中,达摩第一个在少林寺向人们展示了佛陀活生生的风范。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直截了当认识佛陀真理的道路,并由一字不识的六祖体证了的。我个觉得,在整个佛教史上,禅宗为传承佛陀的真理确实作出了很大贡献,使佛陀的真理,仍然保持着一种新鲜活脱的状态。但另一方面,由于禅宗法只是比较适合于根性较好的人,这对于弘扬佛陀真理亦有很大的限制,它能较好地把佛陀真理传承下来,却很难扩展出去。所以,自达摩祖师在我国开宗以来,禅宗主要地流行于上层知识分子中间,虽然也出现六祖慧能的奇迹。当禅宗与我国古代文人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不健康的倾向,也可是流弊吧。禅宗法门的重要特征是“不立文字”,但是,我国历代佛教典籍数禅宗最多。每个学禅的文人,都能留下一点学禅文字,似乎很热闹,其实并没有印象中的热闹。并且很多文人,沉迷于禅趣机锋中,禅宗的“不立文字”,反而成了他们的文字游戏,故有“文字禅”、“口头禅”、“野狐禅”等等。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文人读书是为了做官的,他们对禅宗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把禅宗法门沦为他们官余消遣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学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趣味,并不化度他人,更不要说化度穷人了。这就是我上面说的不健康倾向。但是,我认为,随着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禅宗将会兴旺发达。禅宗前途与教育有很大关系,西方国家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对我们禅宗情有独钟,原因就在这里。在这里,我也顺便指出,禅宗的“不立文字”,带来一种消极影响,就是反教育倾向。禅宗讲“明心见性”,“当下成佛”,表面上直接了当,效率很高,实际上是以牺牲利用语言文字作为有效教育手段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很大。我总觉得,我们对“不立文字”有很大的误会。“不立文字”是指无法用文字把佛陀的真理表达出来,但并没有说无法通过文字发现佛陀的真理。六祖的“顿悟”确实是发现佛陀真理的方便法门,但禅宗同样很重视把事情想透,这也是佛教学佛根本大道:正见。对“不立文字”的很大误会,根本原因正是古代文人把禅宗沦为文字游戏的后遗症。我在前面说佛陀真理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锈,这种误会也是种锈,必须把它铲掉。 二、佛教的教 佛教之所以成为一种教,它的核心就是教育,教育一切众生。众生通过接受教育,领悟佛陀真理。佛陀本人传教49年,是佛教得以成为一种宗教根本原因。现在我们续佛慧命,振兴佛教,弘扬佛法,接受佛陀真理也好,把佛陀真理再送到四众和一切众生手里也好,都离不开教育这一环节。教育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赵朴初会长在1993年的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上,以及最近在中国佛教协会六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多次提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佛教信仰自由等外缘具足的情况下,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的头等大事,也是目前我国佛教事业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如何培养佛教人才,把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认为回顾一下佛陀本人如何悟道、如何传道,即如何做学生,又如何做教师的这个过程,能给我们有所启发。 佛陀出生于国王家庭,这为佛陀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保证。佛陀不仅天性善良,而且天资聪明,从7岁开始学习,到12岁就已掌握了作为当时王族应该掌握的一切学问和技术,即五明、四吠陀。通俗地说,五明是指语文、工艺、医学、伦理、宗教等知识,四吠陀是指养生、祭祖、兵法、符咒等技术。至少可以说,到12岁,即相当于我们现在小学毕业的年龄,却学完了大学课程内容。当然,仅有这些知识和技术,要探求人生真理是远远不够的。佛陀从小有沉思的习惯,但绝不是一个书呆子,当然更不是一个浪荡公子,佛陀非常关心现实生活,并且是从现实生活中探求人生真理。佛经上说,佛陀出游京城四门,对老、病、死等现象及僧人生活感触很深。19岁那年出家修行,先到苦行林和苦行人一起苦行静坐6年。这6年苦行静坐就是巫术活动,相当于现在科学时代到科学实验室待了6年。实际上,佛陀给我们的正确形象应该是:佛陀出生王宫贵族,并不热衷于政治而是着迷于科学研究,探求人生真理。佛陀在30岁悟道成佛,相当于终于获得了科研成果,当然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成果。接下来便是整整49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传教授徒生涯。 有人可能会说了,象佛陀这样的人世上有几个?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出了一个。当然,我并不是用佛陀的标准来衡量所谓合格的僧才。但我们可以从佛陀事迹中找出我们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的四点。第一,佛陀出生于国王家庭,不用担心吃穿,我们现在做不到人人生在高干家庭,但是有吃有穿还是能保证的。第二,必要的教育。佛陀掌握了当时王族该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现在总得要中学毕业吧,懂一点些数、理、化,最好是大学毕业,现在电脑之类流行了,应该也懂一点,目前台湾佛教界做得比较好,很多法师学历都很高,甚至有几位是博士生。第三,发奋自学,潜心探求。佛陀很典型的是自学成才。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这种发大心愿,不成佛不罢休的精神,我认为这一条最最重要。第四,49年如一日,四处奔波,不辞劳苦,传教不息。这宝贵的宗风,我们在虚云老和尚身上也能看到。最近,台湾宗达法师来少林寺,也让我感受到这种精进不懈的宗风。几年来,宗达法师为佛教事业,长年在外奔波,非常辛苦,也非常让人感动。我们应该向虚云老和尚、宗达法师这样的作风学习,吃大苦,耐大劳,佛教振兴才有望。成绩是靠脚踏实地做出来的,靠一年又一年的不懈劳动积累起来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