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妙华法师:改变观念,突破概念

妙华法师,观念

   主持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明知是错的,但是又感觉几乎所有人又都在这样做,怎样来理解这些事情呢? 

   妙华法师我觉得呢,为什么把佛教的智慧说是“金刚智”,这种智不是建立在逃避的基础上,拿刀去切豆腐,不用刀,纸都能切豆腐。它就是让你面对烦恼。一个信佛的人,你要对这个社会有穿透力,有足够的理解。你开始信佛了,你有自己的理解了,那别人不是这样的,那这个时候你对人应该有佛教的宽容、忍耐。

     主持人:有时候人做一件事情如果急功近利反不成,而后退一步,不去攀这个缘,有时候却成就得更容易,这是为什么呢?      妙华法师:我是这么觉得,现在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他的这个人际关系,人和商业的关系过于胶着,结合的太紧密了,太辛苦。实际上对你整个生命的历程来说,没必要这样。而这个放下呢,就像你刚才说的,至少可以缓释一下。使他们的这个人际关系、心理得到缓释。能达到这个样子不错了,不要期望值过高。你像佛教里说的这个“随缘”啊,“舍得”啊,“放下”啊,只要我们知道有另一种想法,另一种活法,就很好。没有必要说,我立马接受这个概念成佛。我把这个叫做商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绿化带”,不要用金钱,让信仰和文化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绿化带”,让人赏心悦目一点。         主持人:有时候人会这样想,每一个人都善良,大家都不去计较,不是每个人就可以活得很放松吗。但也有人批评说这种说法,认为如果这样社会就不可能有进步。      妙华法师:他这个说法、这个问法是偷换了概念了。我们刚才讲了必须用智慧去考察。从三个层面来讲,第一个就是社会环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社会环境导致了人与人这样一种“胶着”状态,我们必须面对它,不能因为我信佛就逃避它,去麻醉自己,这是佛教徒要特别注意的。要承认现实社会的残酷性、复杂性与竞争的激烈性。要确认它。然后再用佛法的办法去解决它。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污染的状态,那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分子。那么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能做什么?”,至少在我的范围内,就像一滴清水,掉进浊水里,虽然总体还是浑浊的,但是毕竟使浊水变清了。如果每个人都像一滴清水一样,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得到缓解。那这个大环境的话,他实际上是人的共业造成的,比如说空气、水的污染,心灵的污染,是人的共业造成的。但是你既然信了佛,就应该做你该做的事儿。第三个层面,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以北京为例,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可能在北京生活的人,他们长期生活就适应了。但作为人来说,我觉得这对生命是一种拖累,生命已经成了负担了。比如说空间上的压力,时间上的那种仓促,整个社会的那种浮躁,加上空气的污染,你必须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主持人: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些情绪,而不能积极的处理好一些事情,是不是情绪积压得多了的结果?       妙华法师:历事练心吧。躲到哪里也不是办法。即使庙里也是人的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你看不惯想不通的很多事儿。     要避免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呢,比如讲我们写一本书啊,他会反映一种东西,会反映出我们对佛法理解的一种程度,一种浅表的东西,一般的佛教徒吧,他最容易染上一种“佛里佛气”,什么莲花啊,菩提树啊,好像离开这些佛法就没办法表达。这是肤浅的。我并不厌恶这个,但是这是肤浅的。我说的是一种境界,就说释迦牟尼佛,他对于宇宙人生的觉悟是彻底的,他觉悟以后他把这些东西抽象出来概念化,然后形成佛经。现在可悲的是,我们被这些概念给拘住了,就是“法执”。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透过事情的本质,都可以领悟到佛法,就像“道”一样,它无处不在。当然,莲花是一个表征,可是当这种东西过滥的时候,就尽量要避免。    比如:有一次我坐火车,因为穿的僧衣嘛,就有很多人来问佛法,问的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但是有个老两口就静静的不说话,到最后坐了七、八个小时的车,要下车了,然后那个女的就是医生啊,她才说,她皈依了某某法师,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就在这整个过程我突然有一种领悟,当你贴了很多商标的时候,实际上你给自己设了一个卡,因为别人按照这个商标去要求的时候,你做不到。那些不贴商标的人,他们默默的在做的时候,反而让人无形当中就融进去了。我在我的书《游禅》里说,佛病种种,其中就是大家接触到你,感觉到不舒服,而你倒还觉得自己做了回心理咨询师。而你学佛以前那种人生的痛苦,和你学佛以后那种心理的矛盾,暴露的太多太多。你在这种状态下,你根本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任何利益。就刚才说的要用积极健康的心态,他不一定有,但是他又贴了很多的商标,这就可能有一定的危害。人家按照一个佛教徒来要求你的时候,你的那个幸福观、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都会出问题。这时候人家很失望,甚至有时候叫人绝望。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不管你是在秘密的信佛也好,信哪一个宗派也好,你一定要把它转化为你的修养,就是佛的那种智慧,那种善良,那种宽容,慈悲平等,要贯穿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