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三节 消极与积极(2)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三、佛教徒的责任误区

依人间佛教的精神,佛教、佛教徒应尽三个层次的责任:

第一、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每个佛教徒最起码责任;第二、佛教徒应尽到社会责任,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第三、佛教,还应负起指引人类文明航向,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佛教徒应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1、家庭责任误区

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最起码责任。

在家佛教徒在家庭中应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亲朋邻居、同学同事,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总之,要在家庭中做到人道无亏。如有的居士结婚后不愿生育,认为生育小孩会影响修行,结果酿成家庭矛盾。

举一个我亲见的事例:一对学佛夫妻,向道心切,结婚后双方约定:为学佛故,终生不生育。开头近十年,倒相安无事,逐渐地双方父母便有非议,并且日益矛盾加剧,最后见之便骂:“你们学的什么佛,弄得我们抱不了孙子,太自私了!学佛是不是就要学得断子绝孙?……”

夫妻俩不堪其扰,最后决定向父母妥协“投降”,但因妻子年龄偏大,过了最佳生育期,无奈,抱养了别人的一个女儿,才平息了家庭大战。

婚姻不仅涉及两性、义务、道德、责任等,在中国,婚姻不还涉及两个家族等世俗关系;不可只顾自己和小家庭,还应该关心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婚姻、小孩可以成为各种烦恼的源头,但未必障碍人成为好的修行者。

有的中青年学佛后,对家中小孩关心甚少,个别人甚至到寺庙去闭关、静修,小孩则托付给亲友照顾,时间往往长达数月或更久。最糟糕的是,还好一些有孩子的中青年女居士也这样做。不知她们在修什么?放弃家庭责任“去修行”,这种行为不仅不是修行,可说是极其不负家庭责任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还常发现一些佛教居士,对应尽的家庭责任未尽到,而对宗教的又投入太多,以至影响家庭生计。如有的居士入佛门后,热心各种布施及公益慈善,乐于捐款,热心助人。但对家庭则照顾太少;并且,在布施中执著事相、功德,有好大喜功之倾向,其布施不量力而行,而过多的捐款,往往招来家庭责难与非议。这些都是过分执著的结果。

作为一个学佛居士,经常布施是很好的,有助于克服我们无始以来悭贪的习气,从而改变我们的心性;但是,布施的功德大小与发心有关,与金钱、财物的多寡则非正比关系。切不可在布施多少上相互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不要因布施影响家庭生计,甚至酿成家庭矛盾。

2、社会责任误区

就我所知,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当然,这是由于他们的慕道心切,他们一心向往解脱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们的社会关系,渐渐地脱节了,接不上了。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切不可演变成“心中无热力,脸上无喜色”之人。

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信佛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

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既然不尽职守,仍然享受职守上的待遇或权利,便是一种债务,便是一种罪过,便是一种因果!那绝不是一个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义务,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爱戴。

佛教徒应尽到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

学佛青年中,一部人学得不错,学佛、工作和家庭,皆能融洽处理好;另有一部人则学出了毛病。上学的不好好学习,工作的不好好工作。还有个别人,为学佛而辞了工作,丢了饭碗,弄得像个乞丐。由于言行处处与众不同,使人觉得特别,因而被社会大众瞧不起,与群众远离。

他们的过失在于“定位”失误——在家好修出家法!结果却变成“欲速而不达”。

其实,在家青年学佛的重心,在“了生”的根本上,通过学修,真实发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知识,掌握好工作的技能。青年学佛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工作、感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不宜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佛上,言行亦宜社会化、大众化。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发菩提心。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远大理想,立定明确的志向,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学习,掌握过好生活的本领才干。青年应努力学习,掌握为社会服务的知识技术、本领才干,以从事正当的职业。自己尚无法生存,岂能谈得上学佛修道?

第三,在家佛徒应努力学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创造献物质、精神财富。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只知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打算,不顾家庭社会,工作的也不认真上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