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三节 消极与积极

第三节、消极与积极 一、消极的误区 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是消极的、悲观的。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基于督教信徒,总是给人乐观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则给人消极无为的印象。乃至一些学佛的

第三节、消极与积极

一、消极的误区

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是消极的、悲观的。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基于督教信徒,总是给人乐观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则给人消极无为的印象。乃至一些学佛的青年,都不敢在单位和社会上,公开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别人议论为头脑不正常。

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学佛居士,学佛很认真,工作不努力;节衣又缩食,布施挺大方;热衷跑寺庙,家中缺和睦。

纵观社会各阶层、各种类型的学佛人,确实存在着许多人,不善处理婚姻家庭的问题,以至不少人学佛后,反而失去了家庭和睦与喜乐,这种现象似乎在城市中青年家庭比例较高。如一些人学佛后,执着种种苦行,效仿古代修行者,吃得差,穿得旧,不看电影、电视、报纸,弄得灰头土脸,了无喜乐。如台湾星云法师言:脸上无喜色,胸中无热情。

以至当他(她)们向别人宣讲佛法的《四圣谛》中“苦谛”时,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讪笑:“用不着说人世间的苦,看你们的脸就知道人世间是苦的了……”

一般人不学佛,固然有许多执着,但学佛后,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执着:这样不对,那样又不符合佛教规矩;整天头上安头,无事找事。没学佛时,喝酒、跳舞、打麻将,门门参加,样样不少。学佛后,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之有了宗教戒律的放大镜、显微镜:看这个男的有问题,看那个女的又穿得象妖精;回到家,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做;电视有污染,书刊有色情。结果弄得家庭了无乐趣,与工作同事也甚少交往。

还有的学佛者,崇尚“苦行”,家庭摆设往往简陋之至,犹如贫苦家庭;但宗教用品一应俱全,整天家中香烟缭绕,看上去家不象家,庙不象庙。而外形穿着乍一看:则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思想观念上:排斥现代科技、文明;资汛——孤陋寡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毫无热情。

对这些居士而言,学佛俨然成了生活的全部。其实,这样的修行已经出了偏差,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祥和。如果再遇上丈夫(妻子)不学佛的话,其偏激行为,则有可能成为婚姻危机的导火索。

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再说明一下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佛教如何看待消极与积极的。

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应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于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的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

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

当今的社会,普遍存在着:“不敢叫恶人住手,但却要弱者住口”的现象,对此,佛教徒要有止恶行善的决心和勇气。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禅师问法时,禅师正是以此偈作答,白居易问:此言三岁小儿皆知。禅师意味深长地答言:虽三岁小儿皆知,但八十岁老翁犹不能行。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正如俗语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中国《易经》亦云:“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

佛教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