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祥云法师著: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一)(2)

我国古代也早有了种种的‘鼓’类,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先哲们自己创造的,有一些则可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 ‘鼓’的质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

  我国古代也早有了种种的‘鼓’类,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先哲们自己创造的,有一些则可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
  ‘鼓’的质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了。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在佛门中,‘鼓’的用处: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中说:‘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敲击者:僧祇律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住世时期,‘鼓’本来是在‘诵戒(布萨)、用餐、听法......’等场合,敲打集众用的。后来才在寺院中,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更进而把‘鼓’加入了赞诵的行列,配合唱念、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以音声作佛事,助发大众的诚敬心念。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通常都是以木为壳、用牛、马、猪的皮作面,形状类似矮桶式的。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最小的鼓、或有柄的小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的敲法:右手执槌(桴)打鼓,左手执槌敲吊钟。敲打的时候,必须注意‘节拍、板眼’,不可错乱。
  ‘手鼓’的拿法和敲法是:不敲时,两手捧持;椎横摆在鼓的外面,用两食指与两中指托住,两大指挟在鼓内,其余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著。—这种姿式叫做“捧月手鼓”。
  敲击时左手持鼓,右手执槌。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托之。执槌是以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合持,向内敲之。
  另有一种如团扇形有柄的单面‘手鼓’,则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
  以上所介绍的敲击法,都是现在所常见的普通的打法。另外,大陆时湖丛林中的日常生活、说法、上堂等活动的鼓板,我们大略的列举于后:
  一、法鼓。
  二、登座鼓。
  三、茶鼓。
  四、斋鼓。
  五、问讯鼓。
  六、放参鼓。
  七、昏鼓。
  八、晓鼓。
  九、更鼓。
  十、浴鼓。
  十一、普请鼓。
  十二、火鼓。
  以上这些鼓板,现在在台湾的寺院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磬
  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于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漆树,夹杂少许细白的纹理,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制的,不过,这种品质不如泗水的石料坚实而精致。
  根据文献通考考证: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又到了陈代才有铜造的‘磬’。
  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有如日本字母的‘︿’字,也很像我国‘注音符号’的‘ㄟ’字一般。—造‘磬’的方法,在考工记(考工记:书名,一卷;言百工之事。即周礼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记)一书中曾有叙述。
  ‘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例如‘编磬’的制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
  上面所说的‘磬’,都是悬挂在‘簨□(钟磬架子)’上敲击的乐器。在朝鲜半岛,到今天还有‘编磬、特磬’的‘方响’被流传使用著。日本奈良兴福寺,不久之前还有一只‘华原磬’被保存著,据说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古物。考其形状,是属于‘钲鼓’的一类。
  佛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绍的‘乐器磬’大不相同。佛教的‘磬’是‘钵’形的。据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日僧无著道忠編著)说:‘僧磬与乐器磬,其形全别。乐器磬:板样曲折;考工记所谓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钵形;祇园图经云: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又石湖梅谱,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中国)僧磬之制可知焉。’
  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数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槌)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现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在大寺院、大丛林里,‘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一人)身后,‘悦众’等于是‘维那’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行者’的动作等。
  ‘大磬’大抵用于指挥‘腔调’,‘引磬’则用于指挥‘行动’,‘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引磬’在不敲‘铛、铪、铃鼓’时,在必要时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小寺院小道场人数少,‘维那’、‘悦众’两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于是‘大磬’和‘引磬’就得由一个人同时并用了。
  ‘大磬’和‘小磬’,除了要在‘日常课诵’、或者是各种‘法会、庆典、消灾、度亡......’等场合需要敲击外,还有许多仪节需要敲击它们—据佛教仪式须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編著)说:‘“圆磬”念诵所鸣,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施主)护(护法)等礼佛,皆鸣三下。“扁磬”石为之,形似“云板”,悬“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知客鸣三下。又“小手磬”,礼佛诵经皆鸣之,为起止之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