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法师《沙田大会堂佛学演讲》(4)

如果香港居民都能学佛的慈悲,运用佛的智慧,放弃个人私欲,化解仇恨,随喜功德,互爱互助,共同为争取更好的明天,而衷诚合作,则不但九七可平安度过,且今后前程光明远大,福乐无可限量,这是本人的希望,也是衷

如果香港居民都能学佛的慈悲,运用佛的智慧,放弃个人私欲,化解仇恨,随喜功德,互爱互助,共同为争取更好的明天,而衷诚合作,则不但九七可平安度过,且今后前程光明远大,福乐无可限量,这是本人的希望,也是衷诚的祝福。

忏悔业障

各位,昨天讲到运用佛法,消除人心贪嗔痴种种不良心理病态,自可取消社会罪恶,促进世界和平,只是就人今生行为的善因善果而言。但因果报应通于三世,即使今生止恶行善,但多生多世前由贪嗔痴所作种种恶业未消,仍然会招致种种苦恼与不幸,破坏幸福,障碍世界和平。因此,今天特别提出‘忏悔业障’的问题,与各位讨论。忏悔业障,可分为三点说明:

一、忏悔的重要

忏悔二字,出自佛经,梵文忏摩,意译忍恕,即请求他人,容忍宽恕自己的过失。华言悔,是悔恨,悔改,属于一种追悔罪过,立志改往修来的心意,华梵兼举,合名忏悔。

人的一生无论是在思想、语言、或行动各方面,都不可能纯善无恶,绝对无错,除非圣人再来,或可例外。特别是当人受到环境冲击,或事业上发生利害冲突时,往往丧失理智,做出不可理喻的错事。即使能逃避法律裁判,亦难免受良心责备,遗憾终生,后悔莫及。若有机会接受善知识的劝导,说罪忏悔,何止解除心中郁结,还可灭罪生福,身心舒畅。

或有人说:我自少家教森严,品行良好;长大成人,亦能奉公守法,从不犯罪,何用忏悔?或说:我一生乐善好施,从来不作亏心事,又何必忏悔?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们生长在多灾多难的时代,厕身于复杂的环境中,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受到环境及他人影响,很可能做出直接或间接对他人有害无益的事而不自觉。凡损害他人的事,就是罪过,都应忏悔。何况我们多生多世以来,由贪、嗔、痴等不良心理驱使,亦可能作出种种恼乱他人的恶业,致使三世因果循环不已,六道轮迥,生死不息。虽然今生自问行为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但谁能保证自己宿生不曾作恶?若不忏悔宿业,势必从迷积迷,罪过日深,如人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例如:小孩无知,犯了错误,若肯接受父母师长教导,改过自新,从此立品励行,则其前途必然远大。若不肯悔改,任性妄为,势必沦为问题少年;何止自毁前程,抑亦遗害社会,可知忏悔对儿童,非常重要。

一般青年或因无知,或受环境感染,一时糊涂,触犯法纪,或使用暴力,危害治安。若能及时醒觉,痛改前非,誓不再犯,自此发奋自强,立德立业,则不失为良好公民,社会中坚;否则,不受规劝,不知悔改,丧德败行,无恶不作,何止要受法律惩罚,还要接受因果报应,所以忏悔,对青年人亦非常要。

至于老年人,更要检讨自己一生所作所为是否出错?若能做到清夜抚心,自问无愧,固然可以心安理得;若因年少无知,曾经闯祸作孽,就应把握残生,赶紧忏悔。否则‘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将悔之已晚。所以,忏悔对老年人言,更加重要。

可以说:忏悔是青少年洗除心垢的强力清洁剂;忏悔是成年人敦品励行孕育新生的高级营养素;忏悔是老年人抛弃罪恶,创造未来幸福生命的指南针,亦是全人类灭罪生福、离苦得乐的无上法宝,是六道众生,自救自拔,寻求解脱的主要力量。

从前有个青年,时常喜欢提出很多古怪的问题来考验师傅的智慧,但每次师傅的回答,都令他敬佩不已。有一次,他在郊外旅行,看见一只牛,在一棵大树下,无论向左转,或向右转,都无法摆脱绳子的束缚。他想,这次师傅不在场,一定无法回答我的问题。于是他跑去问师傅:‘如何是团团转?’师傅说:‘只因绳不断。’青年人简直怀疑师傅有天眼通,不然,怎知道是因绳不断呢?

师傅说:你见的是事,我答的是理。因为六道众生,被烦恼所牵,业绳所缚,轮回生死不息。若非诚心忏悔业障,誓不再造,是无法截断恶业绳索的束缚,将永困三界生死轮转。由是可知,忏悔对于六道众生的重要,所以佛在业报差别经中说:‘若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不更造,能拔根本罪。’又在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

二、忏悔的方法

忏悔的方法很多,现分述如下:

(一)二种忏悔

一是事忏、凡决心忏悔业障的人,应先洁其心,净其意,三业恭敬至诚,对被伤害的人,或对佛菩萨圣像前,披露罪过,陈说己非,表示悔意,求乞对方原谅宽恕自己的过失,并誓不再犯。或依古德所编制的各种忏悔法仪,顶礼受持,求佛菩萨,慈悲摄受,以消除多生多世,因身口意三业所犯之罪,著重于形式及行动的表达,故名事忏。

二是理忏、端坐观心,知罪性空,不生执著,罪福之相,因而舍妄念,证实相理。所谓‘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皆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二)三种忏悔

一是作法忏、依法如仪,胡跪合掌,以清净身心,在三宝前说罪忏悔,誓不再犯,能灭犯戒之罪。

二是取相忏、心运忏悔之想,求佛菩萨慈悲摄受,感佛菩萨,现身摩顶,以求感应,能灭烦恼罪。或选一种忏法,如大悲忏,净土忏,水忏或梁皇忏等,定期于一七日,或三七日中,专心一意,如法修持,忏悔宿业,期感瑞应,名取相忏。

三实相忏,正心端坐,摒除妄念,观无生法,念实相理,知罪性空,不生执著,故观普贤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前二种是事忏,后一种属理忏。

(三)五种忏悔法

五种忏悔法,又名刹利居士忏悔法,是佛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为在家居士所说。在家佛弟子,无论贵为国王,大臣,或贱如贫民,若因贪嗔痴,作五逆十恶罪,或毁谤三宝,果报必堕三恶道。自救之法,是正心诚意,忏悔业障,力求止恶修善;不谤三宝,反而恭敬供养三宝;不毁正法,反而弘扬佛法;不障人出家修行,且恭敬供养;不但读诵大乘经典,进而思惟第一义,实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助长菩提,生菩萨法,是名第一忏悔法。

其次是孝顺父母,恭敬供养师长,是名第二忏悔法。

‘以正法治世,不邪枉人民’是名第三忏悔法。正法,指合情合理的法律,是适应时代环境,适应民生需要,又能维持秩序,令人安居乐业的法律。否则,身为国王,或执政长官,施行苛政,提倡邪见,或自我膨胀,专权横蛮,或贪赃枉法,或枉杀无事,必受恶报,故应反省自责,诚心忏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