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不了解佛法所说的空是什么?以为空是空空洞洞的空,是空无所有的空。其实不然,佛法所说的空,是一种最深刻、最奥妙的哲学,若能透彻的了解佛法的空义,那么对全体佛法也就能通达了。那么空到底是什么呢?要想用一句话,就将它表达出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释摩诃衍论》中曾论虚空十义,它虽然不能将绝对超越──不住有、不住无的超越──的空义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但在人类的语言中,可说已经说得很中肯了。所谓虚空十义,即: 1.“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 2.“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3.“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4.“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限、无际。 5.“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6.“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7.“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 8.“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 9.“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 10.“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这空义十喻,虽未必能尽述“空”之真义,但对空性之主要性质,确已作了生动之描绘。 有人说:“空是佛教的X光。”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宇宙世间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经过空的X光加以透视,然后才能体认它的本来真相。一般人所以不能如实地体认万有诸法,就是因为不能透过空性,不能透过空性所认识的诸法,被妄执为实有,有了实有的妄执,又如何能认识诸法的本性呢? “空”是什么?我们可以说,空就是“○”,○本身什么都没有,但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放在一○○的后面,则变成“一○○○”。由此可知,一个“○”,你说它没有用,它却能生起大作用。“空”也是如此,若说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在宇宙世间却能包含万有。 “空”是什么?我们可以再说:空是数学中的“X”-未知数,它能代表很多的数字。 “空”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空是人生之本,是宇宙之体,而阿弥陀佛是真理,真理是阿弥陀佛,所以说空是阿弥陀佛。平常佛教徒经常嘴边都挂着一句阿弥陀佛,看到小孩子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同情、关心。有人送给你东西,“阿弥陀佛!”,表示谢谢。一句阿弥陀佛可以代表一切言词,空亦如此,能包括一切。如袋子空了,能装东西;肚子空了,能装食物;心空了,能容真理。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就是空有不碍的无限妙用。 (三)如何见空 诸法虽然是空不可得,但假现的作用形态,并不是也空无所有。诸法所以是空,因为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因为相用是非无的。诸法其本体虽然是“空”,但我们可以从各种作用上见到“空”。 1.从相续假看空──无常故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旧人换新人,时间相续不断,世事苦空无常,从无常的相续中,我们可以看到空。 2.从循环假看空──因果故空。宇宙万物,世间诸法,皆离不开因果的法则,因为果,果为因。如一粒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分、泥土等外缘后,于是抽芽、开花,乃至结果。种子是因,结果是果;如果再以所结之果接受外缘,再开花,再结果,则原有的果,即变为因,因因果果,互为因果,从这循环的假相中,我们可以看到空。 3.从和合假看空──缘起故空。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如人:由皮肉、筋骨、血液等和合而成为人;若将各种组织分开,则无人的自体可得。故从和合之中,可以了解“空”。 4.从相对假看空──相待故空。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对待的:如父子、师生。当儿子的结婚之后,生了儿子,摇身一变而为父亲;当学生的学有所成,也可成为老师,可知相对待的都不是真实。再譬如有人在二楼,叫楼下的人上来,二楼是上,楼下是下;二楼的人叫三楼的人下来,则二楼变成下,三楼才是上,可知这上下的相对待,都是一种假相。 5.从相状假看空──无标准故空。如点灯,点蜡烛灯,点煤油灯,点电灯,灯光的亮度没有标准,先看蜡烛光以为很亮,再看电灯光则觉得烛光不够亮了。又如乘坐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本以为汽车很快,与飞机一比较就变成慢了,所以世间上的各种事物,从其无标准的相状上,也可知道是空。 6.从名词假看空──但有假名故空。宇宙间诸法万象,有其各种不同的称呼,这种称呼名词皆系假有,所以为空。如才出娘胎的女孩,我们叫她女婴;过了几年,进学校念书了,又称她为女学生;十七八岁时,发育成长,亭亭玉立,称为小姐;结婚后,与丈夫在一起,称为太太;养了小孩,孩子称她为妈妈;年事渐长,儿女婚嫁,孙子称她为祖母。由女婴到祖母,是同一个人,只是因为名词不同而已。 一块布,穿在上身的叫做衣服;穿在下身的叫做裤子;穿在脚上的叫袜子;戴在头上的叫帽子。同是一块布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名词,这名词原也只是假名而已。从不同的假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空”。 7.从认识不同看空──心境无定准故空。下雪的夜晚,诗人坐在窗前,诗兴大发,歎为奇景,自语道:若再下他三尺,景色将更旖丽。这时,屈居在破屋檐下的乞者,缩着身子,不胜酷寒,感歎地道:‘大雪纷纷满天飘,老天又降杀人刀;再落三尺方为景,我辈怎得到明朝?’这是不同的心境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又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你说她丑,我说她美。由此知道,从各种不同的认识中也可以了解“空”。 四.三法印 佛教的特质第四点,我要讲的是“三法印”。三法印为佛法的重要教义,有了这三大理性的法印,即可监别佛法的是否究竟。这个“法印”,好像世间一切货物的印信,盖了这颗印,就知道是真的货物;没有盖印的,就知道它是假冒、是虚伪的。所以三法印,是用以辨别佛法的真伪,若与此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言说,也不是了义法。反之,若与三法印相契合,不违背这三种理法,即使非佛所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佛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