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腊月三十遇灶神(3)

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不像现在的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预备作官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学府。万历四年,俞先生赴京乡试,终于登科中举,次年又中进士,得了进士,功成名

  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不像现在的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预备作官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学府。万历四年,俞先生赴京乡试,终于登科中举,次年又中进士,得了进士,功成名就。「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的博士学位。

  失而复还因善聚俞先生有一天去见杨公,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也就是干儿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乃是为了养老。所幸干儿子都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齐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其中的一个孩子,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问他籍贯,他说是江右人,「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之为江右,而俞先生是江西人。

  这小孩仿佛还记得家乡及自己本来的姓氏,自诉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舱,船开走了,小孩也跟着船被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命脱左足鞋,双痣明显。俞先生大呼说:「是我儿呀!」原来这孩子,就是他遗失多年的儿子。

  这个时候,遇到他失散多年的儿子,真是奇迹!太监杨公人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先生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俞先生很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夫人。

  二十四孝再添一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哭,子捧母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改过迁善之报,奇迹如是。试想:眼睛瞎了,现代眼科这样进步,也不容易恢复,以袁了凡先生之力行改命转运,使短命都能够延寿,至于疾病,怎么会不可能痊愈呢?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唯有诚心改过矣!

  常云:「境随心转、万法唯心造」,眼前所有的境界,都是我们心里所变现的,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自己心里变现的。所以,「感应道交」是有理论依据的,凡道理上能讲得通,事相上就可以办得到,当理论与事实相符时,自然能转变境界。

  至于他的儿子,也是非常难得的孝顺,忽然遇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使得母亲喜极而泪流满面,竟能「捧母之面而舐其目」,故感动天地,使他母亲因此双目复明。

  世事无常几时修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俞净意公知道:「是这三年改过迁善,德荫之故,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这个时候对于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就不愿意作官了,故辞谢张宰相,准备回到自己的老家。

  然俞先生既中进士,就有服务公职的资格。从前读书人心心念念就是指望将来谋个一官半职;而这个机会到来,俞先生却放弃了,准备回家乡去。所以,张宰相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张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

  晚年俞先生的寿命也延长至八十八岁,他的七个孙儿,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由此可知,他的福报与长寿,完全是他自己从四十七岁以后修持来的,而不是命中所有。

  持盈保泰教后代俞先生因遇到灶神,经灶神一番开示之后,才改过自新,到晚年就有这样的效验与果报。于是就把自己一生改过自新之事,毫无隐瞒的写出来,教训他的后代子孙,并告诫他们:「年轻时若发达过早,容易迷惑颠倒,多造罪业。」

  所以,年轻的时候要多修福、培福,把福德留到晚年再享受,这才是懂得造福、享福的人。因为,晚年所享的福报,才是清净之福;年轻人享福,易偏染恶习,老实说绝不是福。 所谓「在家学高尚之士」,这正是一切后人的最佳榜样!乡里大众看到俞先生一生所得的果报,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力行善事,改变了自己命运的。

  后记最后您可能会问,现在大家都不用灶而改用瓦斯,那么还有没有灶神呢?事实上,不管我们对祂奉祀与否,祂都是有的。例如很多人都知道,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萨,周杨慧卿女士(前考选部政务次长周邦道先生的夫人)就以自己真实的经历,撰写一篇「遇地藏菩萨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