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第一个上午,借复旦大学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祈福的因缘,我们有幸采访了济群法师。禅房里,茶香四溢,法师娓娓道来,会心的微笑,让人忘却冬日的寒冷。随着弘法活动的逐年展开,法师早已是当代有名的高僧之一。可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人间佛教行者,却是平易而亲切。 直到现在,依然忘不掉法师那几句话:“其实我也不习惯四处奔忙,但又觉得很多弘法的事应该去做。于是,我就定期到苏州上一些课,或到别处做几场讲座,然后回到阿兰若静修一段时间,有劳有逸,日子就在一动一静中流动着。”悲悯中不掩的大自在,正如法师手书的那二句: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如何安排时间 记者:您经常厦门和苏州两边奔波,时间上会不会有一些冲突?您会怎样分配时间? 济群法师:我在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主要是带研究生,也会有一些弘法活动,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给研究生上课不是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另外就是抽空修改文稿。戒幢佛学研究所这边每学期大概会来三四次,每次十来天。重点是讲课,然后处理研究所的事务,也有些接待事项。除此之外,还会应邀到各地去举办讲座。 记者:您能同时做这么多事,在时间分配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要和我们分享? 济群法师:虽然我在做一些事,倒也不是很紧张,很多事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比如教学工作,有教学部的法师们在负责和承担;弘法方面,研究所设有弘法部,有许多居士协助我做弘法的事,我只是提供一些理念或指导。至于该我做的事,会随缘地做。我不习惯时间安排很满很紧凑,所以我们的原则就是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来做。 弘扬《道次第》 记者:我们知道您很推崇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对此,您有什么特殊的体会和理由吗? 济群法师:以往的修学方式,多数是弟子跟从师长,老老实实地学一个宗派,这样可以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往前走。但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资讯广泛流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书刊接触到许多佛教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属于不同宗派、不同修行体系。这种情况下,学人看似开阔了眼界,其实往往不得要领,反而会给修学带来困扰。一方面是产生混乱感,一方面是流于表面,无法将所学知识落实到修学中。除此而外,还有些人在学修上偏执一端,片面抓住一点,以之为一切。如果对修学体系和纲领没有总体认识,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瓶颈和困境。 之所以要提倡《道次第》,是因为本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简明的修学套路,使学人在短时间内了解佛法修学纲领。然后就可以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每个修学阶段又该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进行检测和考量。 在此基础上,我也对怎样有效引导大众修学做了一些思考。比如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一文中,就通过对传统宗派的思考,谈到当前大众修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佛法修学归纳为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佛法流派虽多,经典虽多,但核心内容不外乎此。我们近几年的弘法重点,正是根据这五大要素展开。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皈依、发心和戒律,这是佛教所有宗派共同的修学基础。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戒律是正法住世的根本。真正能把这几项基础建设搞好,相信会对大众修学有所帮助。 沟通佛教与心理学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对佛教与心理学的关系有些探讨。对此,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和期望吗? 济群法师:目前,社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的心态不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发现改善物质并不一定就能使人过得幸福,这就必然会转向精神方面的探寻。因为幸福不仅与物质有关,更与心灵感受有关。这种需求使心理学近几年逐步热门起来,很多高校也已逐步开始重视这一领域。但西方心理学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而作为东方心理学的佛教则有两千多年历史,深浅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认识到西方心理学的局限和不足,西方的心理学大家们,包括荣格、弗洛姆、认知心理学的贝克等,都在把佛教理论和禅修方法应用到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和心理治疗上。 在国内,虽然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流传过程中也形成很多陈规陋习,加上当今教界确实有不少问题,使很多人对佛教存在负面印象。伴随心理学的兴起,我们希望通过佛教与心理学的交流,使人们认识到佛教的心灵智慧及对改善心性的重要意义。所以,这几年我在各地参加了不少心理学界的活动,如华中师大举办的“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复旦大学的“荣格精神分析周”等。此外我们正在组织人翻译“佛教与心理治疗丛书”,向国内介绍西方心理学家如何将佛法应用于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佛法和心理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那就是我们的心。而佛教对心的了解更究竟,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更透彻,所以我们希望借助心理学的兴起,让佛教在解决人类心理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佛教的现实意义,而不仅仅只是烧烧香、拜拜佛。 认识戒律的价值 记者:西园戒幢律寺是一个以律宗为主的道场,请您谈谈戒律对于佛教发展的重要性? 济群法师:从个人修行来说,戒律是必不可少的保障。佛教认为,众生因善恶业力的推动而流转六道,其中包括三善道和三恶道。如果你想让生命进入三善道,乃至更高的解脱道或菩提道,就要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戒律,就是保障我们安全行进在三善道、解脱道和菩提道上的心路规则。否则,心很容易习惯性地进入贪嗔痴的轨道,最终落入恶道。受戒的意义,就在于获得戒体,并在内心形成一套防范机制。每个人都有种种想法和情绪,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戒体的作用,就是阻止负面心行的发展,这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从团体发展来说,戒律是正法久住的保障。正法久住需要两个因素:一是僧人具有良好的僧格,一是僧团具有如法的管理体制。如果具备这两个条件,这个团体必定是健康的。戒律的作用正在于此。首先,戒律是僧团管理的依据,佛教是依法摄僧、依戒摄僧,而不是靠个人权威。其次,戒律是僧众共住的准则,其中又包括自行和共行两部分内容,对个人行持和大众和合相处有着非常具体的规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