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以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根本教义,以缘起、无我中道、智慧为核心思想,以慈悲、平等、拔苦、与乐为利生理念,以止恶、修善、自净其意为行为准则。佛教认为,人们只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观,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完成人格的价值观,与慈悲济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弘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践,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但是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有了严重的贪欲,就会出现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世界战争。《中阿含经》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杖转相加害,或以拳磝、石掷,或以杖打刀砍。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这就是由贪欲造成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间争斗的主要原因。从佛教来说,慈悲平等之心是维护世界和平、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有了慈悲平等之心,国家才会富强,天下才会太平。 如2500多年前在菩提树下彻证诸法实相、解脱生死轮回、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释迦牟尼佛,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入人间化导众生,49年诲人不倦,直到临命终时还在说法,以实践他降生时就立下的“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的宏誓大愿。不仅说有四谛、十二因缘等法,教人自净其心,超出生死,而且还谆谆教诲青年、妇女、长者等在家人如何营生治事、持家理财、交友尊师、父严子孝,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世安乐、后世安乐。同时释尊还多次教导频婆娑罗、波斯匿、阿世等印度众多国王如法修身治世,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尤其是当琉璃王率军将要攻打释迦族时,释尊以他那慈悲、无畏、平等、无我的精神感动了琉璃王,从而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杀戮。所以《杂阿含经》说:“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关佛教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最早记载。 释尊不仅每天耐心教诲众多前来求教的人们,而且谙知时事,关心民众疾苦,主动为民众排忧解难。如释迦族与拘利族争水,释尊特地远道赶去调解。毗舍离城瘟疫流行,释尊不怕被传染,专门进城去安慰教化病人。释尊一生施教布德,足迹所及,遍于恒河两岸。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有关佛教维护社会和谐、反对暴力冲突的最早记载。 而中国历史上的法显、玄奘、义净等著名高僧大德,都曾不远万里,历尽艰险,穷毕生的精力,求取和弘扬具有慈悲、智慧、平等、宽容、无我、利他思想的佛教经典。这些佛教经典,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北宋僧人契嵩在论及佛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时说:“上则密资天子之道德,次则与天下助教化,其次则省刑狱,又其次则与天下致福却祸。” 真所谓“家家行此,则民无不治;国国修之,则兵戈无用” ,“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履而行之充乎天地”。 承担着社会教化体系的佛教,向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本,提供了做人处世最根本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担负着导世化俗、觉悟大众的职责,对民族团结、人民富乐、世界和平、人类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各种文化体系中,佛教具有堪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教义,思想内涵精深博大,能净化人心、启迪智慧,针治社会弊病,拨正文明走向。佛教以“法”为中心的智慧信仰,能给科学时代重理性、重实证的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佛教重智慧、重福德、重利乐众生的价值观,能提供正确的人生航导;佛教“诸法无我”的思想,可以警诫人们省察个人主义的危害;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精神,提供了高尚的道德准则;佛教五戒十善等行为规范及善恶业报之说,可以有效地遏制凶杀、偷盗、淫乱、诈骗等恶行;佛教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的宗旨,可以启发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德,调节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总之,驱除人们罪恶的念头,唤醒内心善良的本质,高举佛教慈悲平等的伟大旗帜,共同构建和平和谐、幸福安乐的人类社会,以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繁荣,是我们佛教徒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最后,让我们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法门兄弟一道,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以一颗慈悲平等、无我利他的清净心,为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幸福安乐的美好世界而共同努力奋斗。 1 《中阿含经》卷25,《大正藏》卷1。 世界佛教论坛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