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网上关于净土的讨论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即什么是往生净土的最低标准,必要条件。笔者觉得非常痛心的是,讨论者中的一方往往忽略了菩提心的重要意义,或者先将发菩提心排除在外,或者仅仅是为了将发菩提心排除在外,而提出这一话题。若是大乘佛弟子,这种舍菩提心的想法根本就不当有,若是为众生求方便计,应念及佛国净土,毕竟不离菩提心。弥陀大慈大悲,确为尚未明确显发菩提心的众生,予以持名接引的法门,乃至一个人即使这一世未尝受学佛法,乃至未曾听闻佛号,临终时中阴现起,诸尊救度时,仍有可能因为往昔业力的关系,当阿弥陀佛现起时认取而得救度。 所有的类似说法中比较取中的是临终十念必生,这既是经中明言的,也是往生传中多有记载的,信得及,这样就能往生。大部分的净土修行者善根深厚,是在寿量未尽前很久就得闻净土法门的,这种情形的借鉴意义是在于,若心念用得紧,时时视当下如临终,持这种十念必生的见,就是极高明的实修。然而这其中没有菩提心的成分么?只怕未必。如果是想:反正十念必生,我到时候再念吧,然后就躲懒儿去了,且往往是在闻法时这样打断自他的因缘,请注意,这就是业障来了,或许应该加以特别的小心!一切相待而成,康健时尚如此,临终时会如何?若不抖擞精神,勉力修持,前途十分可虑是明显的。所以,在各种可能性和因缘变化万端的情况下,讨论最低标准并无太大的必要,且作为大乘佛弟子,随喜诸菩萨行将能极大的增上自他修持乃至成为往生的相当助力,所以与其讨论什么是往生净土的最低标准,在意识中作损减法,不如取法乎上,转变心念为随喜心,老老实实地念佛。 《观无量寿佛经》里,世尊讲了:“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涉及净土的经典中大多都有相当的篇幅,世尊谈到了许多此土的情况,于观经中,更是以慈悲地为一个惨遭家庭破碎人伦惨变的韦提希夫人说法为缘起,介绍净土教法之中,先说净业三福。而魏译《佛说无量寿经》中,亦在在宣说了市民生活中的菩萨道,广泛地谈到人伦问题,对善恶大加剖白导引,是为人间净土思想之开端;既为前往净土修行前所应注意的事先准备,亦广为净土行人继承下来,而将敦伦尽分作为修菩萨行的主要切入角度,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观于斯之体现。释尊在《佛说阿弥陀经》对舍利弗谈到:“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行者的大悲心应不择净土秽土,普加护持观照,念念不离众生,如阿弥陀佛之于众生普加救度,如此则能顺逆皆得增上,念念与净土相应。 最后,谈相应,谈修持,专念是不可少的,无论是持佛号,密咒,观想,都应专心于所缘,如此则成就可期。这其中有许多反复是正常的,有一个比喻给我以极大的信心:“譬如伊兰俱与栴檀。生末利山。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在地下时芽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众人不知。言此山中纯是伊兰无有栴檀。而伊兰臭。臭若膖尸薰四十由旬。其华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牛头栴檀虽生此林未成就故。不能发香。仲秋月满卒从地出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佛告父王。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以是心故能得三种菩提之根(《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六譬品第一》)”。 心犹如一片长满了腥臭芜杂植物的山,当念佛修持时,犹如播下了香树的种子,地下原有的旃檀树根亦因为合适的气候开始复苏,香木的根已经开始在地下滋长了,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这时候山的表面虽然还是和原来差不多,但是实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香树开始纷纷抽芽生长的时候,一片旃檀香树林就自然取代了原来的环境。以一个具足功德的所缘——或持佛号,或持密咒,或观庄严宝像,或持经藏,专一贯穿所有的发心而修持,将心力用在与净土相应的方向上,以之念念回向净土,回向于大乘修法的核心:菩提心;由是次第修习,以归敬故得必生彼国,以赞叹修习故得欲见佛闻法,以一心专念故心得遍入极乐世界,以专念观察依正庄严故得恒受法乐,依这样的道路修持,净业必能有相当正面地展开,乃至自斯而后行化于诸刹土速成正觉,无量诸等功德,皆将由此而生矣! 作者:善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