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有关修净土的一些话题(2)

正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为烦恼无明覆着,诸佛的德相暂未自内显发,至心信乐专心修学,除灭烦恼便得解脱。《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

  正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为烦恼无明覆着,诸佛的德相暂未自内显发,至心信乐专心修学,除灭烦恼便得解脱。《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
  此信云何修习?《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但诸菩萨众“能持一切如来法藏。安住不断一切佛种。哀愍有情能开法眼。闭诸恶趣开善趣门。普观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又观众生如己身想。”,有样学样,我们渐渐向菩萨去靠拢就是了。蕅益大师开示,由信自(心中本具极乐),信他(随顺诸佛真实教诲),信因(称名为成佛种子),信果(净土上善皆从念佛三昧得生),信事(实有极乐国土),信理(实不出我今现前一念心外)而即理入深信心:“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佛心遍故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其文俱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有意修习者大可展而读之,则心自渐渐离秽趋净,乃至因大悲故,于世间恒无所取而普遍予以救度。
  人常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确也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基本人人都会写写字,知有此事;当然如今电脑发达,渐渐的都用电脑敲字,像我这般敲惯了的提笔倒还真往往有几个字得想一阵子;写得好的大致也就都该练过;这“好”字大致有两个含义,首先是肯定,其次是对之有一定的兴趣,这样就对写字下工夫去钻研;若到了以之为乐的程度,对写字的认识就肯定能逐渐深广起来,渐成一家,渐成一体,大多是这么来的,若当这个是苦差,则肯定不易成功。
  这里面就有两重问题,即知而信阿弥陀佛,乃至最初的欢喜,这是往昔生中非同一般的善业所显现的,所以《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中云:“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然而已知爱乐固然极善,若能爱乐于数数修习,自然更胜于仅乐于闻知,《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中,文殊菩萨与法首菩萨的问答,即明确了实修对于菩萨行人之重要,其中曰:“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所以,既已闻法,便当自修。
  其次的问题是,于自所爱乐行法,于数数修习时,有一个极重要的关系到修行成效的要点,就是止恶!心在初习的阶段,矛盾对立重重,有喜,自然有不喜,乃至有忿恨,甚至这一不欢喜的所缘,移至与自己所修所见不同的学佛同门身上。这种事情恒恒常常,可大可小,旋灭旋生,如烟雾缭绕不去。须知此乃恶分别,应及时改掉,否则于自他皆非善利,应善加随喜他人善业,忏悔往昔所起恶分别,则环绕自身之三毒等流障碍,必日见消散!对此梁皇忏中有几句话讲得很明白: 
   “若见人之善。莫论成与不成久与不久。但使一念一顷一时一刻一日一月半年一岁。已自胜于不作者矣。所以法华经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而况有人能发如是大心勤于福善。不随喜者。圣所悲念。(某甲)等自惟。无始生死以来至于今日。已应有无量恶心阻人。胜善何以故然。若无是事。云何今日于诸善法多有留难。禅定不能习。智慧不能修。少时礼拜已言大苦。暂执经卷复生厌怠。终日劳扰起诸恶业。使此身形不得解脱。如蚕作茧自萦自缚。如蛾赴火长夜燋然。如是等障无量无边。障菩提心。障菩提愿。障菩提行。皆由恶心诽谤他善。今始觉悟生大惭愧。稽颡求哀忏悔此罪。唯愿诸佛请大菩萨。以慈悲心同加神力。令(某甲)等所忏除灭所悔清净。所有障碍无量罪业。因今忏悔净尽无余。相与人人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忏悔归依之后,当发大心,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是谓发菩提心。极乐教主阿弥陀佛于因地发心时,且作种种殊胜之愿。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无论是着眼于往生还是菩萨道,都广为大众所随喜,阿弥陀佛的金刚誓愿,亦尤为令人钦慕;故尔释尊在解说此愿时,亦对发愿受学此愿当来成佛的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予以相当的鼓励: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所。前为作礼佛。以头面着佛足。皆持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阿弥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住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踊跃。莫不代之欢喜者。”(《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随学大愿的同时,于阿弥陀佛发菩提心的所缘,亦当明析之,于此,可从净土之常随众菩萨的修习中有相当的了解,这些段落即悄然点出了于极乐国中修菩提心的所缘相。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中,释尊开示:   
   “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舍离一切执着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着。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生无碍慧为他广说。于三界中平等勤修。既自调伏亦能调伏一切有情。”
  这一段经文所指出的发菩提心的方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的表述相仿佛,其云:“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遍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可以想见,在极乐世界的条件之下,种种障碍俱已舍离,则不但具有这种全面发心且串习纯熟的行人之易于成就,而亦有种种便利引导行者自然生起此种发心,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云“发是心已,能知前际一切诸佛始成正觉及般涅槃,能信后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彼诸佛所有功德,此菩萨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证、能成就,能与诸佛平等一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