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庄子与佛教一解———隆续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庄子是战国时代哲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地区)人。他曾做过漆园吏,不久就归隐,一生过着穷苦而消遥的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有才能,派人以重金相聘,但他笑而辞之。总说他一生蔑视功名利禄,‘抨击丑恶现实。认为一切事物变化都是相对的,人们就要随时应化,不要执著大小、久暂、荣辱、富贵、是非、善恶、礼法等。总之,反对一切的执著。主张无为去欲,一切都顺应自然,他的道即所谓的“自然”、“天”。“自然”——不作什么但却是在作什么。“天”——无为为之天。这是庄子总的思想。

庄子是出世的,但他非佛教也非道教。史虽称“老庄”,但庄子的思想不同于老子思想,老子是半出世的,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实际是有为,无为只是他的善巧,他的思想曾被历代皇帝所利用。庄子无为是真正的无为,无所待,最后达无相境界。其更接近佛教,又不同于佛教,因他不讲轮回,而因果轮回又是佛教的根本,也不行利生事业,庄子可以说是自了的独觉。不论老子还是庄子,对“道”虽也悟其为道,但却不能悟其何以为道——也就是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道”为道,又阐明其所以为“道”者,唯有佛陀!然庄子的思想是佛教传人中国之前的最初源流。中国佛教是不同于印度佛教的,他与中国传统之道教、儒.家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孔子、老子、庄子可以说都是佛教的“先遣队”,将礼、乐、自然的规律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为佛教的传.人打下了基础,使佛法能够在中国发扬耀大。佛、儒、道可用藕、荷、莲三者为喻;藕值。于污泥而内空洁白,藕断丝连,儒之情也;荷出塘水,潇洒自然,荷承露晶莹,残荷蛙声,更具自然之情操,道之逍遥也。莲之吉祥,集于“苦”,佛之菩提也!于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中,我觉得他总的思想,并且也是和佛教最接近,而且对于我也是启迪最深的乃外篇《秋水》之九。

《秋水》中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产,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篇文章中,庄子摒弃名相,反对逻辑推理,重直观,反对一切的束缚执著,主张无勾,无所得。此为庄子总的思想,而他的文章部是根据他总的思路来写的。

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的样子,便知鱼很安乐。从逻辑上讲似乎惠子有理,但庄子则从美学观点,从移情作用而赢了惠子,如杜诗《春望》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就世俗谛而言。

从胜义谛而言,庄子讲的是理念,并不一定要逻辑思考,用的是心理的观念,这个就是禅,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远离一切的束缚、障碍,无有一切的执著,所以庄子能知鱼乐。而惠子因有思辩执著障碍,故不得见,也不能了知庄子的境界。犹“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众中如此诸多的菩萨、声闻弟子,唯独州叶尊者领悟。故佛传衣钵于迦叶,授其为冲宗初祖。此为慧心,很高的智慧,也是很高的禅悟境界,是用心去听,不是用耳去听,是不好用语言来证明的,一切佛法都全在他们:的不言之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如《维摩诘经》诸大菩萨各说诸法实相已,文殊菩萨说,诸法实相不可说,次至维摩诘居土,默然无说。盖诸法实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说示,常人也不可知,唯有通达般若空慧方能得知。由此可知,庄子也是觉悟真理的圣者。例“庄生化蝶”,他如果不证圣位,怎能叹人情无常而羽化成蝶,不分蝶我——没有分别执著了哇!只是其没有更发大乘菩提心,利益救度一切的众生,故而说其为自了的独觉。

庄子之所以能有此心境,实是由他平时的思想、行为、修持所致。因其外无所贪故少欲,内无所求故无为,内外既然都能不贪求,无所作为,自然就逍遥自在,远离一切的束缚执著,并且智慧开朗,澈见诸法实相。由此可见平时修行的重要,生活中无处不是道。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善观三业,善观自心。善观三业,看自己三业是否如理如法,是否合乎佛制戒律。要断恶修善,哪怕是最微细的小恶也不犯,依戒定慧如理行持。善观自心,于起心动念处用般若空慧断人法二执,有人我不管如何严持戒律,修诸定慧也永远不能出离三界。经云:“若诸菩萨不住般若,行解大乘,于大乘中随修何行,我终不说能得出离。”所以我们一定要断除一切的执著,将般若纳入心地法门,直接针对念头,天天看,年年看,相信,终有一天会花开见佛。

作者:隆续(重庆佛学院女众部监学)

心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