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的养生之道(3)

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 治疗四大、五脏失调的疾病,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汤药,包括草、木、金石等药。(二)针灸、按摩。(三)节食或食疗。(四)加强运动,如散步、拜佛、瑜伽

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 治疗四大、五脏失调的疾病,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汤药,包括草、木、金石等药。(二)针灸、按摩。(三)节食或食疗。(四)加强运动,如散步、拜佛、瑜伽术、太极拳等。(五)静坐、观想。

二、 治疗业报所感的疑难顽症,可采用忏悔、发善愿、放生、念佛、拜佛、诵经、持咒、修福回向等方法。

三、 治疗怨鬼恶神所作的疾病,可采用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等),诵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地藏经等),念佛、菩萨名(药师佛、观音菩萨等),诵三归、五戒、菩萨戒等。

四、 治疗心病可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祛除烦恼,自净其心。

佛教不仅重视自我的治疗保健,还特别鼓励关心和看护他人的疾病。如《梵网经》说,看护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于八种福德之首。律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瞻视久病之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浴除秽,浣濯其衣,清扫住处,并扶卧床上,为其说法。以后还制戒,令诸弟子见一切疾病之人,皆当瞻视供养,如佛无异。这不仅可使病人减轻痛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虽然治疗疾病非佛教之专长,但据统计,在汉文近万卷佛教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有400部左右,医药卫生名词、术语4600多条。涉及内容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修心养性等,十分丰富。有关佛教医学的经典主要有:《佛说佛医经》、《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经》、《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治禅病秘要经》、《易筋经》、《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喂哺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延寿经》、《佛说医喻经》、《耆婆脉经》、《龙树眼论》、《耆婆五脏论》、《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

大乘佛教把治疗病苦、施医施药作为“菩萨饶益、度化众生”的重要“方便”。《华严经》中记载菩萨十种大愿中“恒顺众生愿”就包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大乘佛教强调“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其中即有专究医药学的医方明,并规定菩萨须勤学五明。《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谓医方明包括“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便不生方便善巧"等技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诊断、病理、治疗、康复、预防等内容。另外,《菩萨地持经》说有九种大乘禅,其中即有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传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藏医学院,推动、发展了独特的藏医学;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不少高僧还谙熟医道,悬壶济世,为世所称道,如西晋于法开,东晋支法存,南北朝惠义、僧深,隋朝智(岂+页),唐朝鉴真、普济,五代高昙,宋代法坚,元代拳衡等。流传至今的很多有效中成药,均来自寺院秘方,如黑锡丹、片子癀、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黄丸等。弘扬佛教医学较著名的寺院有少林寺的伤骨科、浙江肖山竹林寺妇科等。直到现代,有许多寺院还保留施医施药的传统,如泉州承天寺、苏州报国寺的佛教义诊所以及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至于少林禅僧习武强身更是家喻户晓。可见佛教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

四、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僧人或佛教徒是有戒规要求的,也就是说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其目的虽不在于养生,但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世人从中也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佛教的戒律甚多,规定非常细,涉及人的衣、食、住、行乃至起心动念。据律典载:僧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对于广大的在家佛教徒,一般要求能遵循佛教基本的行为规范,即守五戒,行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下面我们就以五戒十善为例,来说明佛教的行为规范对养生的重要意义。

一、不杀生戒:表现在行为上,不得故意杀害生命,包括不自杀、不助人杀、不杀害他人,不仅如此,还应爱护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现在饮食上,吃三净肉(未见杀、未闻杀、非专门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表现在精神上,须培养慈悲心,消除瞋恨,修习忍辱。生命存续为一切之本,尊重、关爱其它生命,即是关爱自己。瞋恨、生气,极易在身中积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危害。素食易于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已为当代大量的研究证实。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杀为养生第一要务。古人总结说“仁者寿”,是很有道理的。

二、不偷盗戒:表现在行为上,是非予不取;表现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贪非份之财。财物是人的第二“生命”,若行偷盗、贪污等,贪心不足,行为诡秘,不仅有违国法,毒化社会环境,亦会破坏自己的声誉,甚至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实是得小便宜吃大亏。

三、不邪淫戒:表现在行为上,不乱搞男女关系;表现在精神上,不痴心纵欲,沉迷于女色。至于僧人,在这方面更是要求完全禁欲,因为佛教将淫欲视为修道的最大障碍。纵情色欲、乱搞男女关系,不仅破坏家庭,危害社会,亦为传播性病、爱滋病,戕身害命的首要祸乱之源,古往今来,各国法院或各地临床的案例不胜枚举。此戒正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种危害。

四、不妄语戒:就是不要说假话,不可欺骗、误导他人以谋取私利。妄语不仅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的信誉,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理、心理出现紊乱。同样,两舌(挑拨离间)、恶口(骂人)、绮语(说低级趣味的话)等,也会祸从口生,所以都应戒除。

五、不饮酒戒:饮酒能上瘾,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口没遮拦,行为失控,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来。同时,过量饮酒还会造成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此戒历来被佛教列为五大戒之一,不过若因治病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佛教通常是从身、心、境三者和合的关系中来看待身、心疾病的,认为三者互相关联,其中心识起主导作用,若心起烦恼,造恶业,可导致生理失调而生病。如《摩诃止观》卷八中说“毁五戒业,则有五脏五根起病。”行为致病,除了以业报因果解释外,实际上可从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所引起的心理失调导致生理失调来解释。《佛说医经》把引起身中四百四病的病因总结为久坐、不卧、食无贷(饮食无度)、忧愁、疲极、淫泆、瞋恚、忍大便、制上风(呼吸)、制下风十种,其中忧愁、瞋恚二因属心理因素,可“内伤七情”,其余八因皆可归于行为不符合生理卫生法则。我国古代的圣哲老子也注意到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人得的所谓“文明病”、“富贵病”,多半与人们纵情声色、饮食无度、行为失范有关。近代行为医学把与生理、疾病、健康有关的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起来,应用于疾病的防治。认为疾病与人的不良行为相关,治疗应从改善行为着手,而且认为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紧张的生活方式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等社会问题,必须靠行为医学提供解决方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