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发心对身心之利益(2)

在你清醒的意识中,生动地图画出一个你所想像的目标、坚持此一目标,直到它沉潜入你不知不觉的“潜”意识里。在那里,它将释放出你巨大的、从未动用过的生命力。这种方法如果与一强烈的宗教信仰结合,再加上祈祷,

在你清醒的意识中,生动地图画出一个你所想像的目标、坚持此一目标,直到它沉潜入你不知不觉的“潜”意识里。在那里,它将释放出你巨大的、从未动用过的生命力。这种方法如果与一强烈的宗教信仰结合,再加上祈祷,将发挥最大的效果。在你固定而有系统地运用这种“心像”的观念后,它将使你的问题迎刃而解,强化个性,增进健康。

改变自我意像并不意味著改变自己,或改善自己,而是改变心理意像、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我们目前的“自我”,仍是过去“自我”的延伸,我们不可能立刻改变它;但是却可以透过一幅新的心理图像来重新作自的认同,进而将目前的自我潜能发挥到极点。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原本要比自己心里所了解的更美好、更聪明、更强大、更能干。创造更完美的自我意像,并不等于创造新的才能和天赋,它不过是解除内在的潜能的束缚,使它们能充分地发挥力量而已。

在无上瑜伽法门中,行者必须观想“自成本尊”;这显然就是“固定而有系统地运用”了近代心理学所谓的“心像”或“自我意像”的观念,来达成强化发心心理功能的法门。藉著修习“自我意像”的转换,在潜意识的画面上抹除一向自我认同的“凡夫相”,重新绘上一幅清净庄严的“佛相”;一方面化解行者划地自限的自卑情绪,一方面强化“我就是佛”的自尊心理,以促成行者作最快速、有效的自我提升,乃至于成佛。

(三)淡化孤寂感受,引发同体大悲情怀

大家都知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然而在心理上,人却觉得他和自然是分开的。其次,在人群中,人还了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是独立实存和个体,与任何人都不同。是不幸的是,人无法忍受这种孤立的感觉,无法忍受和他同胞隔绝的处境;他的幸福,完全取决于他处身于人群之中的心理感受。除非发疯,否则人一定要以某种方式以生关涉;与其他的人完全绝缘,会把人带到疯狂的边缘。就人是动物而言,人最怕的是死亡;而就人是“万物之灵”而言,他最害怕的是完全孤独。

以上,是人本心理学家Fromm对人类处境所作的分析。他的言论含有极深刻的心理意义,真可谓观察入微、鞭辟入里。如果一个人曾经对自身的存在作过一番稍微深入的省思,他一定会感受到一股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孤寂。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孤寂感,其实闵就是一切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的根源。为了消除这份莫名其妙的焦虑与不安,人必须没法达成某种形式的融合,发便消除他与大自然、人群,乃至于和他自己之间的疏离感。于是,有些人选择合理化的方式去慰藉自己的心灵;有些人以享乐和不断工作的方式来逃避内心的不安;另一些人则设法消除自己的自由,使自己沦为外在权力的附庸而沉湎其中。尽管如此,这些人仍然不会觉得满足,仍然不得安宁;因为这些逃避或压抑的方式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除非人能设法找出使他陷入孤独和寂寞的真正原因,否则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根除深层心理的情结。

那么什么才是人类孤寂感的真正原因呢?毫无疑问的,它源自人类与生俱来主客二元的认知方式;因为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他自己是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与其他任何人、事、物都不相干。果真这种常人的认知方式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的命运就太过悲惨了;因为他注定将永远无法达成心灵真正的解脱与自由。幸而,近代的科学、哲学和心理学家们都已逐渐意识到,这种完全分立与疏离的自我——实执无明所执著的实有自性或自我,完全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觉。例如著名的近代物理学家DavidBohm就认为:

……在窨上不相接触的各种体系之间,都有内存的联系性;EinstinPodolskyc以及Rosen的有名实验都证明了实一个事实。……近年来,由于Bell……这一发展促成了“全然整体”这个观念,否定了将世界分解为“孤立的存在部分”的传统观念。

西哲Whitead在modeaofThught一书中也强调:不同界次中的各种事物及品类都是互相依存的。我们不应该孤立地去看它们,因为它们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性之全体。而心理学家ClaudioNaranjo则表示: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既是我们自己,同时又是宇宙一部分,如生命海洋中的一片浪潮,整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既不始于我们的躯壳内,也不终于此身。……凡是向自己真正的存在臣服的人,都感到自己变成比自己更大的有机体的一部分。……他不过是生命之树的一个枝条,大道的一个具体而个别的表现而已。

在这方面,Einstein的陈义不但更明确,而且行文中不流露出一股挚感人宗教悲情:

人是我们所谓的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受时空所即限的一部分。他所经验到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感受,常是与其它部分分开的;这是他的意识之眼所产生的错觉。这种错觉为我们构成了一种监狱,将我们囚禁于个人的欲望中,只关心身边少数几个人。我们的使命便是拓展我们的慈悲范围,接纳所有的有情生命及美丽的自然整体;如此才能将自己由这监狱中解放出来。

以上这些大学者,显然在观念上都肯定了:人,并不如我们理性所执著的那么孤立,而是和我们不即不离的宇宙整体的一部分。这种近代学术界的最高理念,其实在大乘佛教的经论中早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开示;中国的“华严宗”更把般若这种互入、互即、无碍和整体的思想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理念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教义而已;它们根本是一切圣者现量内证经验所透露出来的至理名言。而“大乘发心”,就是这些亲证无我的大乘菩萨,为了引导众生“拓展慈悲”、“接纳所有的有情”,并从我执的“监狱中解放出来”,而传授焉下来的法门。底下,就让我们来研究看看,究竟大乘发心如何帮助行者达成上述Einstein所谓的“使命”。

菩提心的修法在两套,一是“七重因果”,一是“自他相换”。依“七重因果”修菩提时,须首先观想:无始以来,一切有情都曾经是自己的恩父或恩母,然后再由此引生念恩、报恩和慈悲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态。本来,我们与陌生人或其他生物之间,感觉上毫不相干的;但是经过这样一观想,赋予了另一种新的关系意义之后,心理上就会感觉比较亲切一切一些。因此,像这长期思惟下去,行者与一切众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必须会逐渐拉近,疏离感也会随之而逐渐减轻,甚至于产生一种像亲子般的亲密感觉。然而,一个人无论如何珍爱自己的父母,亲子之间的感情多少总还有些保留,有点距离。其亲爱的程度,一定远不如与生俱来的自我爱执那么直接、自然、强烈而持久。所以,此种慈悲心必须进一步往上提升到爱人如己——同体大悲的程度才算圆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