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一心三观与净土法门(2)

所持之名,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心三观。《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云:“所持之佛名,无论悟与不悟,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念心,无论达与不达,无

所持之名,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心三观。《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云:“所持之佛名,无论悟与不悟,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念心,无论达与不达,无非一心三观。”《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上亦云:“又所称之名,虽即三谛,而历然分明,即不思议假;能称之念,虽即三观,而觅之了不可得,即不思议空;能外无所,所外无能,双忘双照,即不思议中。”所称之名虽具空、假、中三谛,而佛号分明,即是不思议假;能称之心虽具空、假、中三观,而不可得,即是不思议空;能所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不思议中。此处是以能所合论三谛三观。三谛三观之说,是以天台宗常用的推简法而得出:

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有何?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念佛之时,必有所念的名和能念的心。那么所念的名是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名自生的吗?还是从所念的心而生?亦或是从名和心所共生?或是非名非心无因而生?如果说名是自生,那又何须心念呢?并且,若名能生,与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名是他生,那么心中应本有名,但未持名时,名为什么又不显现呢?如果说名是共生,名自能生名,又何须心才能生?心自能生名,又何须名才能生名?如果说此名一半属名,一半属心,那么是哪一半属名?又是哪一半属心呢?未持名时,名中半名虽然没有,心中半名应该显现?名与心,分则无名可得;分既无有,合也应无。如果说名为无因所生,既非名所生,也非心所生,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呢?如此推简名号之性,实不可得,所以说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所以束此空假中三谛,总名妙假;虽是名号宛然,而束此空假中三观,总名为空;又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名,名何预心?名之与心,无是非是,即是中观。一名字性即是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是法界中道实相,所以“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念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四、一心三观与见三佛、破三惑、净四土

念佛之时修即空即假即中三观,能见化、报、法身佛。《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念佛三昧说”云:“以知自心即空,得见化身佛;知自心即假,得见报身佛;知自心即中,得见法身佛。如观自心,能见三佛;则念三佛,亦能显发自心三德。”[7]空观破见思惑,以慧眼见化身佛;假观破尘沙惑,以法眼见报身佛;中观破无明惑,以佛眼见法身佛。

其次,即空即假即中三观能破三惑、能净四土。《灵峰宗论》卷第六之三“莲漏清音序”云:

顾惟现前一念心性,觅不可得,是即空义;炳现万法,是即假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是即中义。迷心即空,名见思惑;迷心即假,号尘沙惑;迷心即中,称无明惑。三惑既炽,四土斯秽。今一心念佛,不计我我所,即空义显;随念佛时,佛随心现,便知十界皆唯心造,即假义显;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义显。一心三义既显,便能圆破三惑,圆净四土。仍于无次第中,假说次第。观行破惑,同居土净;相似破惑,方便土净;分证破惑,实报土净;究竟破惑,常寂光土永得清净。即中故常,即假故寂,即空故光。又复三谛皆常,三惑皆寂,三智皆光。此一非一,举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名秘密藏。[8]

一心念佛,知此一心,无有体性,无我无我所,即得空义。随念佛时,佛现在前,此佛实不从外来,亦不从内出,假想所成,炳然显现,即得假义。此现前佛,假观所成,为是心作佛;而众生之心,本具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是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中义。不知此佛因缘所生,为迷心即空,名见思惑;不知此心虽空,而不碍诸佛现前,为迷心即假,号尘沙惑;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迷心即中,称无明惑。一念佛心,即空即假即中,便能圆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三惑既尽,四土即净。以台宗六即而言,观行位破三惑,凡圣同居土净;相似位破三惑,方便有余土净;分证位破三惑,实报无障碍土净;究竟位破三惑,常寂光土永得清净。此三观非一非三,即一即三,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名秘密藏。阿弥陀佛证此一念,娑婆变为极乐;众生迷此一念,极乐遂成娑婆。

五、结 语

念佛之时修习一心三观,使“愚夫愚妇行”之净土法门成为“了义中最了义,圆顿中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9]这实际上反映了自明清以来佛教诸宗会归净土的趋势,也说明了中国佛教追求圆融的特质。台净融合,禅净双修,一方面提升了净土宗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宗派的传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那就是片面追求宗派的融通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失去了其理论创新的动力,为日后佛教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注 释】

[1]《摩诃止观》卷第五,《大正藏》第46卷,第55页中。

[2]《五方便念佛门》一卷,圆仁之《入唐求法目录》,《佛祖统纪》第二十五中均以为智者所著。据望月信亨考证,此书引用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所以非智者真撰(见《佛光大藏经》“净土藏”所收《中国净土教理史》,第100-101页)。然智旭等皆以此书为智者所撰,并大加宏扬。

[3]《五方便念佛门》,《大正藏》第47卷,第83页上。

[4]《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大正藏》第37卷,第217页下。

[5]《净土境观要门》,《大正藏》第47卷,第291页上、中。

[6]《净土生无生论》,《大正藏》第47卷,第383页上、中。

[7]《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12页。

[8]《灵峰宗论》卷第六,《大正藏补编》第23册,第692页。

[9]《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信息来源:摘自《法音》2007年第08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