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往生净土必发菩提心辨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净土法门,圆顿超胜而普被三根,不断惑业全却横超三界。诚乃释迦文佛度五浊凡夫出生死苦海之妙法。末世众生,福薄慧浅,难凭自力断尽见思,非此妙法难以得度。奈今法运不昌,异说纷纭,“消尽惑业才能往生”之余悸未尽;“发菩提心方生净土”之说又惶人心。是以不容缄默,听认自然,贻误后学。因而不揣浅陋,略抒管见,请正于大德方家! 

此问题乃往生净土是否必须发菩提心,故应先明何为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之别。此中虽有多种不同,但发心之标准则许是世俗菩提心。真正生起此心即为发菩提心。此菩提心包括“度众生心”和“愿成佛心”两个方面,缺一不为菩提心。如《大乘经庄严论》云:“菩提萨埵心,二利大心生。”慈氏《现观庄严论》云:“发心利他故,希求正菩提。”发了菩提心,则为大乘行者,入菩萨数。《菩提道次第广论》云:“若何时生起菩提心,纵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又如《入菩萨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意为发菩提心后,即使还在生死中流转,但已经可以称为佛子、菩萨了。是知菩提心乃大乘专有,凡小皆无。

真正生起菩提心并非易事,不是口里喊着度众生就是菩提心。阿底峡尊者昔曾依止金洲大师十二年,专修菩提心。往昔舍得弗发菩提心行菩提道,因婆罗门乞眼而退心。小乘圣果发心尚且如此艰难,况末世凡夫?近代大德能海上师赴藏学法,蒙康萨仁波卿传宗喀巴大师殊胜法流为二十八代,喇嘛多不服。康公曰:“能海是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藏人方无言。于此亦可见,发菩提心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生起菩提心呢?首先因菩提心之前导是大悲心,故应先明大悲心之生量。印度菩萨莲花戒论师于《修道次第论》中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若见有情受苦,欲净其苦的悲心任运而生,就象对自己唯一心爱的儿子一样,方名悲心生起。试看末法众生能有几人具此悲心?看到别人受苦,因病去世,自己是否能象唯一心爱之子受苦死去一般痛苦?看到众生在生死中轮转不息,恒受无量大苦,自己内心是否感到焦灼不安?现今之学佛者,自己在三界火宅中尚不觉得焦急可怕,何况对一切众生?

然但具此悲心,仍非菩提心。要在此悲心之基础上,勇猛发起欲成佛并荷担度一切有情的增上责任心,方名菩提心,否则不名菩提心。因为上面说的悲心之量,二乘亦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大小乘共修之道。所不同者,二乘虽有慈悲心,但觉众生难度,内心怯弱,荷担不起度众生这重担。大乘则不尔。譬如一小儿掉进火炕,被火烧灼,痛苦不堪,众人但具悲心,痛苦流涕,但不去救度,其父则不顾危险,跳入火炕,将儿子救上来。此即悲心与菩提心之异同。如前论继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名为生起菩提心。”但此大菩提心发生之量,并非已达高层次之发心,乃初发心者之行相。《文殊师利问经》云:“于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姐妹、男女、亲友等,为彼解脱,得出生死,乃至令发三菩提心,勤起精进,随诸众生所需财法,一切施与,以此财法摄受一切众生……是名菩提初发菩提心。”《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此系佛与诸定量大菩萨所说菩提心标准,当依而解之。

现在云:“但发求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明显与经论所说不符,既无圣言量为依据,岂可凭信?中国素称大乘国土,能生起上述菩提心之量者,有几人哉?仅于口头喊着愿成佛、愿度一切众生,更自命大乘菩萨,实为可笑。且有未得谓得,起增上慢之过。如宗喀巴大师于《广本道次第》中云:“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读者阅此,当自省心,依诸圣言量,辨别真伪,不可听信于不符佛经之臆说,以免自误误他。

从上所述,可知如必须发菩提心方能生净土,则我辈凡夫能有几人得生净土?净土之殊胜又在何方?三根普被亦为虚言矣!因所谓三根者:人天、声缘、菩萨也。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今如必发心方生净土,岂不专接大乘乎?《游心安乐道》云:“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宗本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唯识宗祖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中云:“净土法门,主要接引二种众生:一是懈怠众生,怯修大法,多诸退屈;二是散乱众生,驰流诸境,指示西方令心专注。”唐善导大师亦在《观经四贴疏》中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花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是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善导大师,世称弥陀化身,上面所说深契佛意。法门非专为始学大乘(已发菩提心者)之义明矣!

然有引《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知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窥基大师在《通赞疏》中解释云:“二乘种不生,约报土(实报庄严土)而言。”谓二乘不生极乐之报土,非谓不能生下二土也。故知此语非是概指,乃专对极乐之实报庄严土而言。故后又云:“若论真净报土,二乘不令得居;若论化现净方,四果尽皆得住。”昙鸾大师更在《往生论注》中曰:“此论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桔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中却有桔子卖。此喻极乐自界不生二乘种子,皆是大乘,但二乘亦可往生极乐,而复佛以大悲神力,令其发无上心,回小向大,愈表极乐弥陀不可思议。是以二义不违。因此古德曰:”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佛遗教经》亦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们学习经论,应依传承,纵无老师,亦应多闻各经,融汇贯通,方不致死在句下。否则,“女人及根缺,”亦不能生极乐,有是理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待女,佛皆授记命终定生极乐。佛所授记,又有何疑?历代往生传中记载女人往生者,皆虚言哉?故知极乐无女人,并非女人不能生净土,与前义同。另有古德说,二乘在临终时,回小向大,方能往生;女人在临终时,转女根为男根,然后往生。此全无圣言量为准绳,若果如此,岂根缺者,于临终时亦诸根齐全乎?未见经论有此说,于理亦不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