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一心三观与净土法门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一、引 言

所谓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出自《摩诃止观》卷第五:“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1]一法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若有所说,皆是假名,即是假观。一切法实是一法,全体即空,是为空观。此一法,具一切法,故非一、非空;此一切法,实是一法,故非一切、非假。非空非假,即是中道。就介尔阴妄之一念,观空、假、中三谛时,所观的三谛相即互融、非纵非横,能观的三智虽各各不混其用,但无前后次第差别。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认为空、假、中三观有藏通别圆四教不同。藏教所说,分析方空为空,赖缘之假为假,非断非常为中。虽此三句皆谈空理,然不达诸法当体即空,故不成即空。通教所说,诸法如幻为空,假名施设为假,离断常二边为中。虽体诸法如幻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之意。别教亦说即空即假即中,但以三观各异,须次第修观。别教所说,无主、虚设、无边为空,同有名字为假,中真、中机、中实为中。而圆教所说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言思道断,即是一空一切空;但有名字,即是一假一切假;无非实相,即是一中一切中。说空,即具假中;说假,即具空中;说中,即具空假。所以称为圆顿止观。虽然三观有四教分别,但藏教以无我、我所为空,生死、涅?为二,非空义;以俗谛之有为假,法法不相融摄,非假义;离断离常之中,不能证得法身应化之本,非中义。藏教所成,只是因缘一句。通教人体诸法如幻,不知如幻之因果,非假义;虽以真俗不二为中,而不知中道之体实为不空,非中义。通教所成,只是因缘、即空二句。别教人虽以非空非假为中,而不知中道具一切法,遍一切法,所说之中,只是但中。别教所成,只是因缘、即空、即假三句。圆教之人,知一法即摄一切法,无一法而非法界。空、假、中,俱是法界。所以圆教所成,乃是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四句。

一心三观本为天台宗独创的观心法门,但随着净土法门的流行,台净融合日趋明显。传为智者所著之《五方便念佛门》[2]即以一心三观而论念佛,文中云:

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起。一念亦尔,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即是后,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必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圆教大乘也。[3]

一念即空即假即中,正念佛时,此念佛心亦是即空即假即中。念佛心起,须以根为因,以尘为缘,因缘相对,即是即空;虽是即空,而诸佛炳现,六道普应,即是即假;虽是即空即假,而皆是法界,即是即中。

二、一心三观与观想念佛

知礼承《五方便念佛门》之说,其释《观无量寿佛经》“日观”云:

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观随解而进。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灭。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别知能想,元是佛性,于想能所,次第观中。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

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圆人六根,常所触对,尚须念念即空假中,岂今修观顿废此三?

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处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4]

修此日想观,先须开圆解,了此现前一念观心,即具三千。能观之心,即具所观之日;所观之日,不在能观之外。能观所观,皆是法界,所以即空即假即中。若以三观分而论之,则正观日时,根境相对,既是因缘所生,故即空;虽是即空,而不碍日观得成,故即假;然若心若日,皆是法界,故即中。此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观,圆具一心。

其后,怀则的《净土境观要门》中也以一心三观论“白毫观”:

说虽前后,用在一时。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心外无法,法法叵得,是空;其相宛然是假。假即是境,空即是观。了了通达,不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达,不为智所净,亡空也。非染非净,境观双绝,能所顿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后耶?若论假观,亦复如是。白毫宛然如骨起光,是假;其相叵得,是空;此无持来者,亦无有此骨,是中也。若论中观,了此白毫,非空非假。若心有想则痴,无想是尼洹,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为,亡二边也。既其双亡,必也双照。以双照故,空假宛然。亡照同时,不可前后。是则一空一切空,三观俱空;一假一切假,三观俱假;一中一切中,三观俱中。不前不后绝思绝议。[5]

怀则之说,重在三观互具。如说空观,空中即有假、中。如说白毫,不出我心,实无白毫可得,是空;而作观之时,白毫炳然显现,是假;非空非假,是中。若说假观,即有空、中。白毫宛然,是假;虽是宛然,而相不可得,是空;能观所观皆无,是中。若论中观,即有空、假,即非空、假。若空若假,皆是观想所成。所以,一念作观,即空即假即中。

传灯则分三观有横竖之别。《净土生无生论》第七之“三观法尔门”云:

故体达此心空洞无物,谓之空;照了此性具足万法,谓之假;融通二边,不一不异,谓之中。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不思议之三观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此横论也如此。

若竖论者,或以吾心虚灵者为空,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以心境不二者为中。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万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是以观极乐依正者,以吾心一观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6]

横论三观,体此心非万物,为空;照此心具万法,为假;融通空假,为中。竖论三观,此心虚灵为空,所观万物为假,心境不二为中。

三、一心三观与持名念佛

智旭倡持名念佛,诸佛名号法尔具足三千性相,持名即是一念三观。《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第十六云:“良由万德洪名,称实所召。只此一名一字,法尔具足三千性相、三谛妙理,法尔圆收顿、渐、偏、圆、权、实妙智,法尔理智本自不二、不二而二,理智宛然。举一假名,则一切假名,一切实法,一切国土无不归趣此假名中。是故闻名功德已自不可思议,受持功德尤不可思议也。”现前一念法尔具足三千性相,诸佛名号也是即空即假即中,亦是法尔具足三千,而且诸佛功德圆满,名号乃从诸佛圆满功德中所流出,所以闻说与受持名号功德均不可思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