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求众生平等,是因为众生有其佛性,不能因为人的利益而剥夺其生存的权益。在重重的因果网中,它们曾经可能是兄弟姐妹,由于业力所迁,投生它处。如果弃恶扬善,它们还可以成为具有智慧的个体。因此,人类不能蔑视和摧毁落难的动物,这是佛法的告诫。佛法强调:众生同具佛性,这里从理而入。佛法的慈悲,则是为众生平等所躬行的实践。 佛教对慈悲的解释是:“慈悲众生并给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为已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的慈悲,乃佛独具的大慈悲。” 从环境伦理来看,关怀动物已经是极大的“慈悲”了,他们认为:过去只有对人才讲道德,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对动物的尊重,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然而,从佛教来看,这只是“有情缘慈,”属于凡夫的慈悲。 “环保”这完全是凡夫的手段。因为生物圈的失衡,殃及的是人类的自身,保护物种也是保护自己的生存。对生物来说是一环扣一环的生物链,本身有其平衡的规律。由于人类的扩展,使其失衡,所以提出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完全出于人类的自身利益而实施的措施,与佛法的无私无利的平等绝对的慈悲来讲,却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基于对众生的慈悲,佛教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实践方法: 戒杀——护生; 放生;素食; 朴素的生活; 独身——节欲; 惜福——培福。…… 佛教是道德资源的宝库,它在社会实践中有著积极的指导意义,这里不能广泛地展开,只从“消费与佛教道德”这一命题来讨论。 佛法被称为“心法” 专治众生心病的大法。所谓心病:贪得无厌、嗔恨、忿怒、恐惧、妒忌、怒愤、心病之重症——贪。 《法华经·譬喻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贪欲是三毒之一,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着之心及取得的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的根本烦恼。这里有生理的本能,但是,人类不断地对外界的扩展,每天追名逐利,就会放大了自私的贪心。贪欲能污浊,恼乱众生的身心。如果个体相加,重重叠叠,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成为:自我、人我、人与环境不和谐的音色。 究其各种冲突发生的原因,都是“自我”中心在作祟,唯有捐弃一已骄傲之见,从内心的安定和平做起,以慈悲关怀一切众生,以智慧处理事物,冲突的烦恼就可以化为无上菩提了。 当代社会是以消费为特征,易开罐式的物质生活方式,变成了易开罐式的处事哲学,人们接人待接物也是一次性的。当我们进入了消费领域:筷子、餐盒、口杯、拖鞋、牙刷、消毒纸、签字笔、塑胶袋、信纸、易开罐……我们的人生似乎就是一一消费。“由于物质文明过度的发展,一般人常分不清楚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心常常容易被物所迷,内心深处被欲望装得满满的,把自已的心装进了一座监牢,觉得很累。”8 “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不多,”用佛教的分析是:“强求五欲、名声、财物......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9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物质欲望得到了满足,环境却被污染。占有手段的方便、快捷,使人类的欲望在无穷的膨胀,这一切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火药桶上。”10“危险的火药桶上”,就是生态的灾难。引发灾难的根源是: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或豪华消费。 唐能赋先生对消费主义的界定是:“一般地说,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表现为:“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等等”。11 消费主义的危害: 第一,加速地球资源的消耗,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地。 第二,消费主义的观念本质上是物质的享乐主义。人们只知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物欲空前氾滥,陶醉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失了精神家园,失去了应有的理想信念。一切都功利化、物质化了。人为物役,成为物质消费的奴隶。同时过度消费,腐蚀心灵,败坏风气。(以上引自英敏《消费伦理与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追逐物质富足时,本心却束之高阁了。此种时尚在佛教界也有漫延——建大佛,建寺院,豪华法会,隆重升座,超级开光……这与佛教的真谛是违背的,这种现象应引起警惕。 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招致了人类的生态灾难。佛经对人类的贪欲是这样说的:“说于百千劫,着欲亦无足,常求欲境界,何曾有乐处,若于欲作意,那即增长,诸天及世人,由此而堕落”。 人们无度的消费、挥霍,只是短暂的快乐和满足,然而这一些确不能提升人的品质,所以《多少算够》的作者——(美)艾伦.杜宁引文说:“生活在90年代的人们比生活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他们祖父们平均富裕四倍半,但是他们并没有比祖父们幸福四倍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更糟糕的是:“人类满足的二个主要源泉——社会关系和闲暇,在奔向富有的过程中已经枯竭或停滞。……由于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12 佛教把人类对欲望的追求看作是——苦 《诸经集要经》说:“彼愚痴凡夫,常贪于欲味,初虽有少乐,后当唯有损,如是彼声色,体性能生惑,愚者为彼牵,则趣其险道,彼唯苦非乐,智者当远离。” 人们为了满足私欲,拼命地捞取财富,当知,财富是不断在交换、转化,其属性是空性,不可能恒长不变。佛教伦理认为:提升生活的层次,不是表面的物质追求,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的全面提升。 法鼓山开创者圣严法师,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过度消费倾向提出了:“用奉献来代替争取,用惜福代替享受的口号。” 圣严法师指出:“要以成就他人,作为成长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一一利人便是利已的价值观,是以奉献自己来取代掠夺它人的价值观”。13 一般人都知道追求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安全、安定和美化,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