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答印度尼西亚同修问(6)

所以你看佛教传到中国,我们没有穿印度人的服装,没有过印度人的生活,而是还是中国的,把印度那些精神融合到中国的生活文化里头,他这么做法的。现在,现在可以说这个做法没有了。古时候寺院丛林,从早到晚的作息
所以你看佛教传到中国,我们没有穿印度人的服装,没有过印度人的生活,而是还是中国的,把印度那些精神融合到中国的生活文化里头,他这么做法的。现在,现在可以说这个做法没有了。古时候寺院丛林,从早到晚的作息,那是印度社会佛教的精神;衣食住行这个方面是维持中国的。所以佛教在中国能够普遍受到大家的欢迎,比基督教、天主教信仰人数更多,原因就是它的本土化跟现代化起了作用。

下面请问老法师,怎样才能令各宗教领导人都认同一个相同的、正面的基础教育理念?

答:这个要读经,读经,经典的分量多,而且有很深的深度。这个使命要放在宗教大学里头,做为主要修学的一个科目。如何融会宗教的理念?各个不同宗教的理念要融会贯通,为现代、为往后地球上的人类缔造永恒相续的安定和谐、幸福美满的人生,大家要有这个概念。用宗教的教学、宗教的理论与戒律消除战争,消除暴力,这是有必要的。在物质生活上,最好能消除竞争。像斯里兰卡就是一个典范,它已经做了二千三百年,人能够安贫乐道。斯里兰卡的居民每一天都读诵经典,巴利文的经典,都懂得,他不迷信,都懂得佛教的经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全国的出家人一半以上都能讲经教学,这很难得。他们爱他的国家,在海外留学,很少留在外国工作,他都愿意回去,把自己的智慧能力贡献给自己国家。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里头,它确实有很长的时间长治久安,每个朝代都有,有太平盛世。怎样造成的?家文化造成的,中国人有家,爱家他就爱国。中国人没有自私自利,这是古时候的,因为他有家,他不能自私自利。他起心动念都要为我的家,我活在这个世间不是为我,是为我这个家,我要让我一家人过好生活,自己赚的钱统统要给家。所以教育是家负的责任,老了、退休养老是家的事情。所以落叶归根,人年岁大,不能再工作,退休了,落叶归根,归根干什么?是享福。中国人一生,幼年的时候受严格的管教,奠定德行福慧的基础,福慧的基础;长大之后服务于社会,为家庭做贡献;晚年享福。退休之后,落叶归根是享福,是一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为什么?天伦之乐。老人跟小孩在一起,活动中心是什么?祠堂,祠堂是家里的活动中心,老人每天在那里聊天、喝茶、娱乐;小孩,家庭学校(私塾)也建在祠堂里面,小朋友下课就会跟老人在一起,都是一家人,叫天伦之乐。这在外国作梦都想不到的。

中国是大家庭制度,所以会治家就会治国。治国的本事从哪里来的?从治家来的。他家是个社会,一般家庭,中等的,人口差不多三百人左右,这样大的家庭。人丁兴旺的,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有七、八百人,最多的超过一千人。这一个家人丁兴旺,他要管这么多人,把个个人都管服,那要智慧、要德行,所以他能够管理国家。齐家就能治国,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平是公平、是平等,他能做到,跟世界许许多多不同的国家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叫平天下。大公无私,这是德行的基础、德行的根本,从小培养成的,从婴孩的时候就培养,所以中国人懂得家教。家教是圣贤的教育,希望自己家里的子弟将来都成圣成贤,成为君子,这教育的理念。

特别是各个宗教的领导人,对于各个宗教有影响的人,太重要了。他们一定有爱心,真诚的爱心,神圣的爱心,要把宗教界限打开,爱世人、爱整个人类,而不是爱自己这个教派里头的。爱自己教派里面,宗教会冲突、会产生矛盾,界限一定要拓开。像我过去在日本遇到一位基督教的牧师,石井牧师,我们也变成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两个在电视台做过五十分钟的访问,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最后我们谈到神爱世人,我说就这一句话可以把我们的心胸拓开。我们要像神一样爱世人,不能我只爱上帝,不爱世人,这个不可以。我们要跟神一样,我爱上帝,我爱世人。

神怎么爱世人?佛怎么爱世人?不在这个世间了。所以宗教里面讲神圣的爱,我们要继承神圣的爱,从我们身上发挥出去,做出来,我们代表神、代表佛菩萨把大慈大悲神圣之爱发扬光大,爱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爱所有的众生,这就对了。每一个信仰宗教的人都有这样的情怀、有这样的胸襟,社会就和谐,宗教就有价值。所以每个宗教我们都希望它有一个示范点,它要做出来,集合最虔诚的教友,我们大家住在一起,人少,我们一个村。我们今天在香港,这个地区就像一个小村,村里面的一个小团体,十几个人,每个人喜欢听经研教,每个人在这里买一栋房子,都是自己私人产业,我们在一起学佛,互相照顾,互助合作,小团体。我们搬到这才两年,希望三年之后我们影响能扩大一点,有二、三十户;五年之后,这个小山头里统统都是念佛人,慢慢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