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很受益,她说不能只有她们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去教一些比较失学的孩子,能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能够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听很高兴,也很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所以我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然后很多老师了解到她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教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八个月了。结果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然后就跟这位徐老师讲,他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而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这个行为在心里上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而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也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刚好有一次,这位徐老师在教孩子其中一句《弟子规》,经文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教这句经文的时候,这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然后带回她的故乡去。回去之后她就开始教导这一句教诲,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这位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能够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着荔枝到她整个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者、一些长辈。就看着一群孩子在她的乡里当中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面这种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一个顶点。结果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个徐老师,然后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们乡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的高兴欢喜;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女儿心里也很安慰。 诸位朋友,她父亲这一个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给他一不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下,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所以《孝经》里面说‘立身行道’,用自己的一种德行去帮助这个社会,然后扬名于后世;就是让自己的德行能够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士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够这么有成就在社会付出,所以叫扬名于后世,可以以显父母。当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只要你做到大孝,能够由你自己的成就来让社会人士肯定你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养父母的智慧,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一千万、想要二千万,有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所以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人生过程当中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传播媒体都是暴力跟***,孩子一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这要非常谨慎。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替孩子防止这些污染,所以电视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这种暴力***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他出社会年轻力壮很可能在工作当中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于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这是要谨慎的。当然我们从小假如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着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说‘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这个得翻的比较白话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透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开始引导他这一些执着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亲这个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呎而已。所以人生这一些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接受一些宗教的教诲,让他的心能够安住在这些圣人的引导,他的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亲的晚年能如此的话,那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好,这是我们为人子可以先以身作则做到的,然后能够让小孩来当榜样。 在孝道当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这就是很大的遗憾。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而且常常这么做。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饭非常丰富,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对着大家说,他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亲扛了一百里之外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来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他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 所以行孝一定要即时去做,人生在报恩、在行孝当中,你的内心会走得很充实、很踏实。我有一个结拜大哥,他大我刚好一轮十二岁,我曾经就这一点跟他分享,说行孝是最快乐的。他听完就说他也觉得是如此,他的母亲差不多在这十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自从他在社会工作,他推掉了很多应酬,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到家里陪父母,陪母亲,奉养父母。他说他这样做了十多年,内心很欢喜。他的母亲前年往生了,当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说他这十多年的抉择是正确的。假如他这十多年来把很多陪母亲的时间拿去应酬的话,那他一定会觉得很遗憾。 很多朋友就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任何事只要我们有心,都能够做得很好。而人与人当中有一个功课一定要学好,就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能推掉,把这些时间拿来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最有价值的事。所以拒绝当中有两张王牌很好用,哪两张?一张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找你去吃宵夜,一吃又耗几个小时,那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对朋友的身体好不好?也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他,我已经答应我母亲要去她那里吃饭,今天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你这么一说,说不定他想想我都已经半年没有回我父母家吃饭了,你这么一提醒他,把他的孝心都可能唤醒起来,这是第一张王牌。所以当你说你要回去看父母,基本上没有人会再强迫你。第二张王牌就是自己的妻儿。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诉他说,我已经答应我儿子,今天回去要讲两个德育故事给他听,我们对孩子言出要必行,不可以对孩子黄牛,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他也不会再强迫你继续下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