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佛经串讲07--华严经信分02普贤三昧品(5)

关于 “ 成所作智 ” 。 又作作事智。为四智之一。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之智。自证化他之二利应作,故称所作;大悲随类应同之妙业必得成就,故称成。即是转眼等五识,成就利益一切众生的
关于成所作智 又作作事智。为四智之一。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之智。自证化他之二利应作,故称所作;大悲随类应同之妙业必得成就,故称成。即是转眼等五识,成就利益一切众生的作为。

 

关于三昧 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就是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在佛典中,是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得平等安详,则是指将心专止于一境的意思,这就是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这一状态称为三昧。达到三昧的状态时,就能够生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而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的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现在来解说本品的意义。在上一次的世主妙严品中,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要成就最正觉这个无上的智慧,第一步就要以行善积德,作为实际修行的基础。而修习如来善根海,他的实质意义,就是止诸恶行众善。

我们知道,在佛法中,戒定慧属于三无漏学,简称为三学。这个三学,又作三胜学,全称戒定慧三学。

()增戒学,又作戒学、增上戒学。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

()增心学,又作定学、增意学、增上意学、增上心学。定可以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

()增慧学,又作慧学、增上慧学。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

这个戒定慧三学,是佛教实践的总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在菩萨地持经卷十,以六度配三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这个三学,实为成就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