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在一念之间(第三集)(2)

所以诸位朋友们,障碍不在外面,在哪里?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当然这个“仁者”两个字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仁者,就是古代这些读书人,对人很尊重,对人都称他是仁者。其实读书人真明理,都相信每个


    所以诸位朋友们,障碍不在外面,在哪里?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当然这个“仁者”两个字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仁者,就是古代这些读书人,对人很尊重,对人都称他是仁者。其实读书人真明理,都相信每个人可以成圣贤,都相信每个人有本善。他相信了,他对一切的人,绝没有怀疑他,没有跟他对立,只想着如何协助他,恢复他的明德、本善,所以叫“仁者无敌”,仁慈的人,他是没有敌人的。

    所以我们明白了我们祖先的智慧跟德行,所以他庇荫我们,我们才能承传五千年,这个家族都不断,都不衰。所以大家要回去查一下你的族谱,你的祖上绝对是圣人,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嘛,算上去一定是圣人。不过,大家要更清楚一点,你祖上圣人的德行,你有责任把它传承下来。

    假如您是范公的后代,一定要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假如您是林则徐的后代,您一定要传“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都不怕,所以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先生的神像,都还立在美国的一个广场上,为什么?因为他是戒毒世界第一人,那时候烧的鸦片,全世界以他为榜样。所以林则徐的后代不抽烟,因为抽烟不好意思。

    还有一个姓氏,他的后代不贪污,哪一个姓氏?你们这么清楚,“铁面无私辨忠奸”,包青天。《八德故事》里面,包氏的后代。包公的后代就有明文规定,只要不守法律的,死后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堂,没你这个后代,家教很严。所以当圣人的后代也不轻松,但是是幸运,从小他就有这种好的家风、好的榜样可以效法。

    另外还有一个姓氏不能贪污的,杨姓。杨姓的堂号叫四知堂。因为他们汉朝的始祖,叫杨震,提拔了一个读书人叫王密。王密有一天经过这个杨大人家附近,拿了金子要去送给他。结果,就晚上拿来。杨大人说了,“我是觉得你是有点才识,我才推荐你,我了解你有能力,你怎么这么不了解我,还拿东西来给我?”其实拿东西来,是对自己的侮辱。

    当下王密讲:我刚刚来,一路上我看没有人知道,没人看到,没关系,你收下吧。杨大人讲:怎么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所以儒家的读书人“慎独”,没人在的时候,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上不欺天,下不欺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杨大人之后成为关西一代,在西北那个地方,号称为关西孔子,学问非常好。他后代有没有福?连续四代做到皇帝的老师,四代都做三公,那个位置都达到最高点,皇帝的老师那还得了?四代三公,这么有福报。

    所以福报哪里来?“福生于清俭”,清廉节俭有福报。有一句话叫做禄尽人亡,这个话中也有很深的人生哲理。一个人的福禄花完了,这个人寿命就差不多了。但是关键在哪里?他节俭。比方说,他能活到七十岁,可是他特别节俭,到七十岁的时候,他的福还很多,他就可以多活十年、二十年,延寿。

    我自己的奶奶特别节俭,四十几岁身体都不好,但是活到八十六岁,因为特别节俭。我从小,看我奶奶这么节俭,有时候都会觉得:哎哟,活得这么辛苦干什么?一张卫生纸要分三次用。那个时候会觉得,有点觉得,太节俭了吧。但是大家注意去留心,很微妙,虽然那时候有一点觉得,没有马上去效法,但是因为那个是德风,它会落在你的心地里,那个种子种下去了,改天因缘成熟,这个种子开始冒芽。

    我自己投入社会工作,哇,钱真不好赚。我记得我第一个月的薪水,台币一万八千块。那个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不多啦,一万八千块不多,相当于马来西亚的一千八。我知道那个钱难赚,突然想了一个念头,因为我刚毕业,我说我假如赚这样的钱,光我自己念大学,可能都不够,更何况父母是照顾三个孩子,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而且我们从小是跟叔叔、姑姑一起住,大家庭,三代同堂。所以那个当下非常感动,父母在我们面前,没皱过一个眉头,这一二十年的岁月当中,父母咬了多少次牙,都不希望增加孩子的压力。那时候还不懂事,看到好的玩具,坐在地上耍赖。我今天怎么全招了?一个人懂得忏悔好。父母疼爱我们,有时候帮我们买了,可能他薪水都不知道去了多少。

    所以真的是,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真正投入社会了才知道经营家庭不容易,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钱。所以我工作之后就特别省,不舍得花钱。结果有一天,我妈看着我们三个孩子就说:你们三个也实在太省了,我们已经省了,你们还更省。结果我们姐弟笑着对我母亲讲:因为我们的家的掌门人,是我奶奶,所以我们是效法她。

    而从自己家人的体会,到历史当中的记载。有两个读书人,同时考上功名,考上举人。结果他们两个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又同一年考上功名,分发。两个人交情不错,就觉得好像命运都差不多,所以就一个分到黄州去教书,一个分到鄂州去教书。两个人互相约定,发生了什么事互相通告一下,比方说他遇灾难了,可能我也快了,所以两个人互相有这个默契。

    结果这个黄州的读书人去世了,鄂州的知道之后,赶紧来帮他办丧事。然后办丧事的过程,他也很感伤,在他灵前就说:哎呀,你都走了,可能我也快了,所以你假如天上有知,赶紧给我打一下招呼,我还有多少命可以活,是不是也快了?结果,他很诚心,当天晚上,他这个朋友就来了,做梦。他说:仁兄,我是因为从小在富贵的家庭,花钱花习惯,享福享久了,我的福已经享完了,禄尽人亡;你从小就困苦,都没享什么福,所以你的命还很长。所以后来这个读书人,命比较长,而且他官也做到郡这个地位的官员。这个都是历史当中记载下来的。所以清俭才有福,才能长寿。

    而我们要冷静观察现在这个世间,父母不懂得这个道理,从小就给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他高兴就好。这个价值观值得商榷,这个就是享乐的人生观。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学生一考完试,干什么?有没有人说,“啊,考完了,来,念《论语》”?一个都没有。考完了,啊!大叫啊,学弟妹还在读书,他管都不管,都只有自我。然后当天去买个面具庆祝,在那里玩,面具几百块令吉,又去买衣服,几千块令吉,他有没有想到父母的血汗钱?人不教不行。所以,他们人生就觉得享乐是他的目标。所以,有一个说法,小时候叫天堂;成人了,进入社会赚钱,叫战场,商场如战场;晚年呢?晚年到养老院去,坐吃等死,就是这个逻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