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父母如何学习《弟子规》

弟子规,教育

    教《弟子规》,这是要在家庭里父母要承担起最重要的角色,然后还有学校的老师、社会的媒体、公司的领导、单位这些领导,统统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共同来推动《弟子规》的教学。我们这里再看看为什么父母首先要担负起《弟子规》的教育父母得先学《弟子规》?很多父母都抱怨说孩子真是太难教,总是不听话。那试问一下,监狱里的服刑人员不更难教吗?为什么服刑人员都能教得好,孩子教不好,原因在哪里?细细去看看抱怨的父母,就发现原来父母早上很晚起床,而且很爱看电视,一看电视看到很晚,平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可能对自己的父母、对老人也并不是很孝敬,对孩子只知道溺爱,像这样子的父母,大家说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得好吗?他虽然也教孩子读《弟子规》,也读传统文化,但是孩子愈读愈不孝顺,他也早上不起床,晚上也爱看电视,这些问题都是出在父母自身。父母自己没做到,怎么可能让孩子们去做到? 

    孔子在《论语》里面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教《弟子规》怎么个教法?自己要做得正,要把《弟子规》当作一个剧本演出来,演给孩子看,一条条,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演给孩子看,我对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子孝顺,孩子在旁边看到,你不用跟他解释什么意思,他就明白什么叫“父母呼,应勿缓”,什么叫“父母命,行勿懒”。如果自己没做到,拿着《弟子规》给孩子去背,让他背了自己又不管,那叫“虽令不从”,你的这个发号施令又管什么用?徒然增加跟孩子那种对立而已。孩子心里想,“你自己都没做到,还管我!”反而激发了孩子那种叛逆心理。所以父母自己要立志为儿女做好样子,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世界培养出一个人才出来,培养出一个圣贤出来,有这种心愿的父母,那真叫做功德无量,因为他的儿女将来可以帮助社会构建和谐。

    我们看到宋朝宰相范仲淹,他就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也是个非常合格的父亲。范仲淹他从小,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改嫁,改嫁到朱家,一个朱姓的人家。当范仲淹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朱家的这些族人排挤他,就把他的身世给抖出来,范仲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范家的人。于是他就去到范家去寻根,认祖归宗,但是范家人开始就不允许他进来,经过范仲淹苦苦哀求之后,范家才勉强的答应,范仲淹才改了自己的姓氏,重新姓范。他发誓要重振范家,于是就拜别了自己的母亲,就跟他母亲讲,我现在要去读书,将来考功名,可以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母亲你等我十年,我十年以后来接你。于是就佩着古剑、古琴和书,带著书就离开了朱家,到了一个很破的书院里来苦读。

    范仲淹因为心里有很高的志向,他读书非常用功,每天都是古人讲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五年之内都是晚上睡觉不脱衣服,闻鸡起舞。吃饭非常简单,他是煲一锅粥,冬天冷,就把它冷冻起来,冻成块状,就把它切成一块块,一餐吃一块,然后配一点咸菜末,咸菜叫齑,“断齑画粥”,这是形容古人读书勤苦的一个成语。有一次同学看到这位年轻人这么样的艰苦,生了同情心,送一些美食给他,过了好多天这个同学又来这个书院里面看范仲淹,看到那些美食还原封不动,没有碰,范仲淹每天还是吃稀粥咸菜。同学就问他,为什么我送给你的美食你不肯吃?范仲淹就说,今日吃了你的美食,他日就吃不下齑粥了。所以你看范仲淹这种清苦的生活,用清苦来砥砺自己的心志。

    有一次跟同学们出去外面大家一起玩的时候遇到一位相命先生,大家都相命,范仲淹先生就请教这位相士,说您看我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良相?他要当宰相。这个算命先生看了他,沉默了一下,就笑着说,你这个口气也很大,怎么想做宰相?说话的意思听起来好像当宰相没指望。于是范仲淹就改口说,既然我将来做不到良相,那您看我能不能当个良医?他要当医生。这个相士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古时候医生跟老师的行业都是很清苦的,收入都很微薄,老师教学生不会开口要学费,看学生的家境,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医生也是如此,给人看病那是应该的,救死扶伤这是医生的天职,所以绝对不会开口要钱。我认识一位长者他告诉我,他的祖上就是开医馆的,自己的爷爷开医馆,从来不开口要钱,只是在门外放个小箱子,看了病之后,这个病人觉得看病还不错,好了,就把钱投到那个箱子里面,他想投多少就投多少,绝对不开口问。所以医生和老师的行业虽然生活都很清贫,但是在社会里非常令人敬仰,他有德。

    这个相士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一开口想要当宰相,荣华富贵做最高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下又掉到了当个医生,这么清贫的行业?范仲淹就告诉他说,良相可以救人,良医也可以救人,如果我当不了良相,没有当宰相的命,就不能帮助天下百姓,我也要做一个医生,来为世人救死扶伤。当这个相士听到范仲淹的这番话,非常的感动,非常敬佩,就说了一句,“您是真宰相心也”,你虽然现在不是宰相,你的心已经是宰相了。果然后来范仲淹苦读八年以后考中了进士,就当了官,后来真的做到宰相。当他做了官以后马上信守诺言,把他的母亲接来奉养,这是提前了,原来跟他母亲说等我十年,现在八年就成就。这是什么?他的那种厚德,才有这样的成就。要知道,这种成就是他孝心的招感,是他为天下人服务的那种爱心招感的,这是《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种爱心根源还是在于他的孝心,对父母的这种爱扩展到对天下人就是大爱。

    所以范仲淹一生做官,建功立业,到哪里都受到百姓的欢迎爱戴。虽然是一生四上四下,但是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暂时的不得志而忧虑,写下《岳阳楼记》这千古名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诗句正是他老人家那种博爱的写照。他自己的俸禄都拿来周济贫寒的人,对自己的族人,范家一开始都不肯认范仲淹,后来做官,有俸禄了,范仲淹不记前怨,以德报怨,给自己的家人、族人很多的奉养,甚至在家乡买了一千亩的义田,给家人、族人来耕种,让他们能够维持生活。家乡有个寺院,因为过去范仲淹曾经在这个寺院里面读过书,在范仲淹没有当官之前,还在读书的时候,在寺院里面,有一天在一棵树下看到有个洞,他把这个洞挖下去以后竟然挖出了一坛白银,这是雪花花的银子,当时范仲淹很清苦,但是看到这一坛的白银一点都不动心,立即把这个银子埋回到原处。这个事情过了好久,范仲淹都已经当了大官,寺院里的人有一天就来找范仲淹求他帮忙,为寺院修治一下,修复一下,需要些银两。结果范仲淹就批了个文让这个人带回去,告诉他,就在你的寺院里那个大树底下你们去挖,会挖出一坛白银,那个银子足够你们用了。结果这个人回去之后,寺院的人真的去挖,真的把这个白银挖出来。你看看,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这么清苦,但是看到这些银子都没有动心,这样的一种定力,《弟子规》上讲“凡取与,贵分晓”、“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范仲淹先生绝对不因利养而动心,这种德行才能使他有这么成功的一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