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都学佛

作者:黄威南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句话时下很流行,许多人也会说、常说,但是其中深意可能有些人却说不上来。 蕅益大师在《寒茄集》(本书即弘一法师所摘要编集的〈蕅益
作者:黄威南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句话时下很流行,许多人也会说、常说,但是其中深意可能有些人却说不上来。

蕅益大师在《寒茄集》(本书即弘一法师所摘要编集的〈蕅益大师警训略录〉)中对于何谓「念念相应念念(成)佛」有这么一段清楚明白的开示:「悲智相应,名菩提心,发此心已,方得无作戒。又须二六时,常自省察,念念相应,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于菩萨戒得失意罪。在慎思而力行之。」《无量寿经》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金句是对世尊亲口对念佛人明白清楚的教诲;何谓菩提心?悲、智相应。菩提即觉悟,佛为觉者,念念与佛相应,念念觉悟,方为「念念佛」,否则岂不成了古德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民间谚语不是也有这么一句:「小和尚念经,有口没有心」吗?说得坦白一点,就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念念佛」的说法其实正是在警惕我们要发自内心深处,坚决地仰慕佛陀,向佛学习,点点滴滴渐渐进步,直至成为一个像佛那样的人,为众生谋福利,为自己熄灭烦恼。如何做到念念佛呢?大师干净利落,简单扼要地告诉我们:「须二六时,常自省察」,时时、处处自我检讨反省,用心观察、对照,看看我们的心念和言行举止,与佛的示范、佛的教诲有些甚么不同?不断改进、提升。务必希求做到「念念(与佛)相应,(如此)即念念成佛」,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都向佛看齐、向佛学习,一步步成就如佛一般的功德,成佛本来就是学佛人的目标,若不往此方向努力,岂不失了学佛的目的?大师意味深长地提醒我们:修学的重点「在慎思而力行之」,谨慎、细心、认真地思过,努力实行改过,稍微与「佛」不合的就务必要调整过来。路不怕远,只怕不移动脚步,愚公移山,一步步来、一点点进步,日久天长,从偶尔一念与佛相应,到念念与佛心心相印,这是任何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事。佛陀曾经说过:「众生皆可成佛」,我们应该确信无疑,努力自勉。

关于日常生活中,在遇到一切顺逆境界时应当如何面对?大师教导我们:「若的确求出生死、证菩提,先将近时禅讲流弊,尽情识破;自己从来杜撰主意,尽情放舍;软暖习气,尽情打扫干净;梦幻身命,尽情拌得抛得;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中略)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贪爱强者,宜苦境炼之;人我山高者,逆缘挫之;体面心重者,忍辱治之。」简单一句,就是放下自我,接受磨炼。

要想做到念念如佛,念念成佛,对于佛是何许人?佛的言行表现如何?佛如何待人处事?佛又教导我们如何存心?对于世间一切应当以甚么态度面对?那就必须读经、听法,大师说:「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学佛学的是甚么?就是觉悟宇宙人生万法的真相,要亲证佛法,就得有良师益友,善知识的指引;而,最好的善知识就是佛陀!佛在那里呢?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教诲,我们只要用心学习,就与亲自听闻佛陀耳提面命一般,如同身在世尊讲经现场一样,没有差别!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真心接受教诲?是否真的能够做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佛陀的正确指引,「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任凭自己的意思,随着自己的习气、喜好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要有自知之明,「欲行山下路,须问过来人。」我们的想法决定是错误的、不成熟的!必须完全恭敬顺从,接受佛的教诲,要常常读经、常常想到佛的大慈大悲,佛的身口意:清净、平等,要如是向佛学习,就如大师所举的古德范例那样:「胁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把经典中佛陀的教诲消化、落实在自己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实践。大师感叹道:「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佛法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也不是图谋名闻利养的工具和手段,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惜了!带来的将是得不偿失,得到的也只是短暂而不实际的虚荣而已,所受的痛苦悲哀却是漫长而不堪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佛法,改过自新,而不是只装装门面,扮个样子,欺世盗名者被拆穿西洋镜后,那真是一文不值!「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经典的流传并不容易,诸祖代代相传,费尽心血,无数人的愿力、悲心,才有我们今天得以通过文字读诵身历其境恭闻佛陀教法的殊胜机会,我们能不珍惜吗?这是我们自己修福修慧,解脱苦海的大好良机,也是自己身行示范,鼓励、帮助一切众生福慧双修圆满正觉的机会,我们能不努力吗?我们必须把握机会,全心全意去做!每一句经典中佛陀的金玉良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应当努力灌溉、勤劳施肥,让种子早日萌芽,莫要得过且过,空让时光蹉跎,那时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我们真的应当要懂得把握时机,拯救自己、成就自己!

那么,我们应当以甚么样的态度来学习佛经呢?大师曾有「示阅藏四则」,教导我们如何得到读诵佛经的真实利益,其中第一条即教我们:「须体如来说法本意,要人超生脱死,非为口耳活计。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方不受说食数宝之诮。」不论是读诵佛经或听佛法开示、佛经讲解,乃至在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我们都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消除烦恼、熄灭内心的贪嗔痴,履行自己为人的责任,奉献心力,成就一切;因为学佛目的在解脱烦恼轮回,并非学几句来做谈话资料或听来消闲,每一句都要在心里产生作用,让我们看到人生幸福的确实方向,一天比一天、一念接一念地,自己内心平静、欢喜,与人相处时,说话能让人看见光明、开发智慧,举止能温暖人心、鼓舞人们向善向上,把欢喜和清凉带到每一处,不论是亲友或陌生人,小动物或者甚至花草树木,不要因为我们而受伤害,却因我们的用心和努力而健康快乐成长,因为我们的平和恭敬而感到踏实、心安,这是真正的「庄严佛净土」,阿弥陀佛不是发愿:不论是听到他名字的、见到他光明的一切众生都能和他一样生活在最圆满、最终极的幸福快乐(极乐)世界中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