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去感受一下“父子关系”,要不要“仁”?时时设身处地啊。要不要“义”?就是恩义、情义、道义的心境。侍奉父母要礼让、要忍让、要谦让啊。要有智慧,怎么样去,比方对方有错了,“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这个都是智慧,怎么善巧地去协助。信,五伦关系当中,这个“信”里面就是说的话一定要做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守信了,连孩子都不相信父母,更何况其他的关系了。所以一定要“信”,而且这个“信”才能成就彼此更好的关系、更深的信任。而且这个“信”当中还包含着本分,自己心里面的承诺。这没有说出来了,要不要守信?要啊。而且很有意思,不说出来的人比较守信,说得很厉害的,反而不守信。是不?这个叫“大信不约”,真正发自内心的,他觉得讲出来都没味道了,叫“大恩不言谢”。表现在哪?行动上。常常都要去承诺,都要去激动地讲,都还是属于情绪部分,不是真正深深刻刻了解到“我做人本来就应该这样”。信义、信义啊,人体会到应尽的道义的时候,他一定信守他内心曾经承诺过的事情。所以这个“信”是良知啊。 在汉朝有一个读书人,叫朱晖先生,他有一个同学叫张堪,两个人一起在太学读书。结果这个张堪有一天就把着他的手,他们两个不是很熟,结果这个张堪把着朱晖的手就对他讲,“你这个人很值得信任,我想把我的妻儿付托给你。”这个朱晖觉得还不是很熟,但是这个张同学那个眼神非常的真诚,他有一点突如其来啊,也没点头,也没说话,这个事就过去了。后来张堪去世了,消息传到朱晖这里,他赶紧张罗了很多东西,以前的人当亲戚当朋友,去捐助的时候,都是多一点给人,自己留少一点。“与宜多,取宜少”,这古代人真正做到了。 我们看林则徐先生他的回忆当中,他的大伯到他们家里来,他们家已经开不了锅了,还把剩余的都给他大伯。他母亲交待他,“绝对不能给大伯知道啊。”这叫中国人啊!这叫炎黄子孙啊!舍己为人,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受苦,哪怕自己苦,他都觉得踏实啊。 所以赶到了张堪的家里,慰问他的妻儿,帮他安排很多事情。他的儿子跟着去,就很纳闷了,说,“父亲啊,我从没听过你提起这一位长者,他跟你应该没什么深交,为什么你倾全力地来支持他,帮助他的遗孀呢?”结果朱晖就跟他儿子讲了,“确实啊,我没跟他有太多的交往,但是当时候在太学,当他跟我讲到要把妻儿付托给我,我的心里面起了一个念头,『我要把他当朋友。』既然我已经把他当朋友了,我就应该尽这一份道义。”所以古代人守信用,不单是守在外在的关系上,他是对得起他的良心。 所以整个五伦关系都是用“仁、义、礼、智、信”去力行、去落实。我们在体会如何经营好人与人的关系,五伦关系,都可以从这五个做人的态度去延伸,应该自己也能掌握做人的纲领,跟别人交流分享也应该不会偏颇到哪里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