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看蕅益大师对刚才这一章《论语》的注解,说「后妃不嫉妒,多求淑女,以事西伯」。西伯就是文王,当时是西伯侯,他没有称帝,到了他的儿子武王才伐纣,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因为商纣王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所以武王是替天行道,讨伐纣王,建立了周朝。当时他的父亲文王是西伯侯,是纣王底下的一个诸侯。「使广继嗣之道。故乐不淫,哀不伤」,所以后妃当时想到的为周家留后,而留后最重要的,找淑女。找淑女,当然现在已经不可能有妻妾的制度,都是一夫一妻。那么这首诗也在提醒,男子要找配偶也要找淑女,否则就无后了。俗话讲得好,找一个好媳妇可以旺三代。如果找了一个不好的媳妇,那不是败三代,一败败到底了,恐怕都搞到家破人亡了。 所以淑女重要,淑女要配君子,那么男的首先得做君子,他才能够感召淑女,相互感召的,淑女也是感召君子。所以一个人他的婚姻幸不幸福,家庭幸不幸福,这不能够怨天尤人,还得反求诸己。你找到哪一个配偶,那是你的感召,你是什么样的德,就配什么样的人,真的,不能怨天尤人。你怨天尤人,就是在毁辱自己。遇到一个明白人说,谁叫你感召?你自己找的。所以重要的是什么?自己修好德行,感召就感召得好。圣贤之道都是反求诸己,没有求外面。 《毛诗》里面有个小序,「毛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这个意思讲到最后非常明了,不是文王自己在找,是后妃给他找。那后妃是为文王找淑女以配文王,她的忧是忧在进贤,进是推荐,帮他找,找贤女。现在谁会忧?父母会忧,父母要是给儿子找儿媳妇,相信他的这种心态跟这个后妃是一样的,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家业,找一个好媳妇能旺三代。所以她忧在进贤,她广求贤女,希望找一个贤女。那现在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但是确实比以前少多了,为什么?缺乏女德教育,好女子也是教出来的,你不教她怎么能好?你得先种因,将来才能够收果实。 所以如果我们有儿子的,虽然儿子还小,但是以后希望他长大了找一个贤德的女孩做配偶,那真正是白头偕老,旺你的家业的,你现在就得着手,为弘扬女德教育做一份贡献。否则你不种因哪能收果?所以进贤,我们现在重要的是养贤,培养贤德的女子。说老实话,培养女德不是单看家庭的问题,是社会普天下的共同问题。仁人志士要发起这个心,为安定社会,为持久太平,培养女德。这正是我们此次研习女德的一个主要目的。 所以「哀窈窕,思贤才」,哀是忧伤,忧伤什么?找不到品德美好的女子,窈窕是品德美好,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像诸葛亮,你看他找的妻子,出名的丑媳妇,黄头发黑皮肤,长得很丑。诸葛亮是美男子,但是他找的这个媳妇这么丑,为什么?这个媳妇有才有德,真正可以旺家。诸葛亮他有学问有智慧,他找这个女子,他不重色而重德,所以他的儿子也很不错。所以窈窕,这些都是观念错误,都把它以为这是美貌,错了,讲的是德行。这个贤才,这里的才,女子的才就是德,没有德的才那个才不叫贤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