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在向背”,比如落空的人,一动念有,他就不干了。叫他出来为人做事,他不干,这也是情渗漏,有向背,有善、恶,也是见地上落了枯禅,偏枯了。 “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始终,浊智流转。” “语”包括一切佛学、学问。依文解义,在学问思想里打转,真的佛法种子不懂,机用——修持方法的应用,如何成因?如何证果?这个终始窍门,他并不懂。 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中的修行人,就在这三种花样中转。洞山告诉徒弟们,应该知道这三种渗漏。 我们参究每一个师祖的悟道,以及他们的行经,就是十念法中的念僧。看看历代祖师们的行径,自己加紧努力修行,这就是念僧法门。 “师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居。” 洞山快要走了,叫沙弥传话约云居膺。 “乃嘱曰:他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相次绝也。” 云岩是洞山禅师的得法师父。 “汝下此语须远立,恐他打汝,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居打一棒。” 这就是机锋。他要教育这个小和尚,自己老了,看这个小和尚很有希望,所以到师兄那里去指引,希望他教育。他们到了家的人,彼此也不需要通讯,晓得小和尚很成器,不过笨里笨气的。云居打小和尚是教育法,否则这么打过来打过去,岂不是把人家的孩子不当孩子那么玩。 “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人为吾除得?” 我活了几十年,外面名气满大,这个名气毫不相干,哪个人为我把它刷掉?这时,小和尚站出来说话了。 “时沙弥出曰:请和尚法号。师曰:吾闲名已谢。” 这个小和尚不是随便讲的,他说:“请问你老和尚法名叫什么?”师父名字叫洞山,他哪里会不知道?洞山高兴了:“好!我闲名已谢。”这小和尚已悟道了,他有传人了。 “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 师父是悟了道的人,结果还是生病,所以徒弟们有此一问。 “师曰: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曰:老僧看他有分。” 洞山回答他:我看他跟我差不多,合伙的股东,你懂不懂? “曰:未审和尚如何看他?” 为什么您在这里头还有分呢?这个和尚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