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17集(2)

我在这几年来,也是接触了圣贤学问以后,人生才有很大的转变,不然以前也实在没有什么目标。尤其自己的语文能力又学得不好,所以文言文看得相当少。刚好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师长讲经,里面提到说,四大古文明为什

  我在这几年来,也是接触了圣贤学问以后,人生才有很大的转变,不然以前也实在没有什么目标。尤其自己的语文能力又学得不好,所以文言文看得相当少。刚好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师长讲经,里面提到说,四大古文明为什么现在只剩下中国,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抽签,谁抽到了不用灭亡就不用灭亡?是不是这样?绝非偶然!一定是祖宗有超人的智慧,才能够让文化绵延几千年而不坠。因为老祖宗了解到,语文跟文字(写文章)假如不分开的话,当一百年、二百年以后,人讲的话改变了,写的文章也会不一样。时间再愈久,到一千年、二千年,语言变化又更大,假如文字(写文章)跟当时候的语言一样,那后面的人就看不懂前面人的文章。

  因为我有个朋友他离开故乡二十年,回去以后,跟这些亲朋好友聊天,都已经出现一些言语还要解释一下才懂。所以,写文章假如跟言语一样,二十年有个小变化,二百年有个大变化,二千年那更是已经看不懂二千年前人写的文章了。老祖宗看到这一点,就把语跟文分开来,不管语言怎么变,写文章都用文言文。只要我们懂得文言文,就可以进入几千年的智慧,你可以去领会,可以去受教。当我们会文言文,我们可以直接看《论语》,就教于孔老夫子、孟夫子,而没有障碍。所以,文言文的设立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

  我们听到师长这样的说明,内心很惭愧。平常别人端一杯水给我们喝,我们都这么样的感谢,而老祖宗这么大的恩泽给予我们,我却视而不见,还把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扔在一旁,所以内心非常惭愧,也掉下眼泪。我们说「知耻近乎勇」,要更珍惜老祖宗的恩泽,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读文言文。说也奇怪,从那以后,翻开文言文的文章,好像觉得不这么困难,格外的亲切,从中也领会到「一切法从心想生」。以前为什么看文言文障碍很大?因为自己觉得它很困难,自己的心障碍了自己;现在转了念头,不排斥,甚至于是珍惜、是感念,那个障碍自然就破除掉。

  师长也有教导我们,只要我们能背五十篇文言文,我们就能看文言文;我们能背一百篇文言文,我们就能写文言文。诸位同修,我们这几天背了几篇文言文?《弟子规》可以当六篇文言文,「入则孝,出则弟,谨,信」,「爱众」跟「亲仁」在一起,「余力学文」,所以背六篇,还剩四十四篇,大家勇猛精进不能够断。接着还可以背《孝经》,背《大学》、《中庸》、《论语》,因为四书是中国文化的网领,最重要的基础。师长也期许我们,一个礼拜背三百个字,一年能背多少?能背五十篇左右的文言文,那个时候我们的文言文的能力就提升得相当快,只要有决心一定可以办得到。诸位同修,要在中国文化当中用我们的真心去写历史,去承传。

  还要照哪一本历史?照汗青。我们要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所以要先照谁的历史?修身要从自己开始,人一定要对得起自己,不可以自欺欺人。我们要回头看看,这几十年的人生路上,自己觉得踏不踏实,充不充实?假如已经感受到蹉跎了太多时光,要赶快转变态度,赶快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好好开智能,不要等到年老的时候,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我们要齐家,所以我们要用这一生的努力去照谁的历史?照我们父母的历史。让父母的一生当中,留下的一页是因为生了我们这样的子女,让他觉得非常值得、非常安慰。假如在父母的一生当中,您给他的是这样的一个感受,那我们当子女也真正有尽了一分心力。除了我们要照父母的历史,还要照谁的历史?我们的子女;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当他进入社会与人群相处,他忽然会感受到我们就是有了这么好的父母教诲,才有正确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让我们一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当子女对父母是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感恩,那我们这一生在子女的历史上,也写下了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恩义。

  除了子女,除了父母,我们还要写谁的历史?我们另外一半。让先生、让太太他的人生历史上会记下什么样的记录?诸位同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记下什么记录?有没有想过?不然时光很快就经过,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想着希望多做些事可能都会来不及了。所以现在尽心尽力去爱护对方,让对方感受到我这一生就是因为娶了这样的太太,我的家业、事业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当先生对太太是这样的评价,这样的一种体会,这个做太太的也做得相当圆满。

  人生的价值在成就身旁所有人的人生,甚至于刚刚我们一位同修讲的,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承传。我们是佛弟子,我们也要用我们的真诚心照哪一本历史?照整个佛教的历史。在这个大时代当中,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但是我们不能站在一旁看,因为我们也坚信「正显妄自消」,只要正法能够彰显,这些邪法自然就会退丧下来。我们不要因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退却,只要有决心,一定可以力挽狂澜。当人有这样的志向,立志之后,自然而然他就会去好好的充实自己,好好规划时间,就不会磋跎光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