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5集(4)

诸位同修,你五、六岁以前就学过《弟子规》的举手?其实有,有些家长在生活点滴当中都有教,比方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一些朋友,他举止都很端庄,我就问他原因在哪?他说从小吃饭的时候,假如坐歪了,马上就

  诸位同修,你五、六岁以前就学过《弟子规》的举手?其实有,有些家长在生活点滴当中都有教,比方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一些朋友,他举止都很端庄,我就问他原因在哪?他说从小吃饭的时候,假如坐歪了,马上就会被父亲纠正。筷子没拿好,会怎样?父亲一下就敲过去,马上就赶快筷子也要拿好。当你的父亲在这生活点点滴滴都这样指导你,那你是有福报的人,你要好好感谢。而且当你出社会之后,你也会感受到父母从小有教,确实跟其它的人,你的言谈、举止就会有相当不同的表现。

  也因为大半的人没有学过《弟子规》,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赶快来补习,把它学好。因为「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把谁教好?把我们自己教好。我们学习的态度,一定先从自己学习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当我们身修好了,自然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朋友听完一节课,他都会过来跟我们这些老师说,我先生应该过来听,我哪个朋友应该过来听。他们听课,满脑子都想到谁缺这个,谁缺那个,就是谁没缺?所以这个态度很重要,我们要专注到自己要先学好,先不要去要求别人。

  你可不要回去之后跟你老公说,你可不能说:从今天开始,教育孩子你都要听我的,因为我已经听过蔡老师讲课。假如你这么讲,以后我一定不敢到你们的地方去演讲,因为假如在路上突然有个男士跑过来说:你是不是蔡老师?那可能是他太太听完课之后,对他严格要求,他那一股怨气已经上升。这时候我一定会说我不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我们要把圣贤的教诲能够齐家,能够让更多人受益,首先第一步一定要踏对,一定是自己先做好,进而影响一家,影响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这些亲朋好友。我们接着就直接来看经文,「入则孝」,我们一起把这句经文念一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现在的孩子,他父母叫他:小明!孩子都会回答什么?频率最高,一定说:干么!我在看电视,别吵。其实我们来想一想,现在三、四十岁的人,爸爸妈妈叫的时候我们怎么应?你有没有看到你的朋友,他父母叫他,他马上毕恭毕敬走过来:爸爸,有什么事吗?你有这样的朋友的举手。这样的朋友要好好交,很有德行。

  我记得有一次,刚好我到一个朋友家里,这个朋友现在也在大学任教。我去找他的时候,他刚好在跟他父亲谈话,去帮我开了门,他说:你先请坐,我还在报告我现在整个工作情况给我父亲听。我就坐在那里,看到一幕「父子有亲」的图画,内心很感动。我这个朋友就轻声细语,把他很多的情况跟父亲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清楚?我们所作所为父亲都很清楚,他才不会操心,不会担心。所以真正做出来「父母呼,应勿缓」,我们看到都很感动。

  所以要教导孩子,父母叫的时候,一定要过来跟父母问: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孩子很小,你这样教导,他都可以做得到。当然这些对父母正确的态度,也一定是从小扎根扎好。当你发现孩子对长辈讲话的态度不恭敬的时候,一定要当场制止,不然他这个不恭敬一养成,就很难再改。当他的恭敬心起不来,这一生的道业能不能成就?不可能!一个人的善根、德行,根本就在孝跟敬,恭敬。

  有个孩子,刚好在跟他母亲敲门,结果奶奶就过来要叫他吃东西,这个小朋友六岁多,马上跟他奶奶说:你别吵!他的母亲在房间里面听到了,很警觉,这个孩子讲话,奶奶呼,没有做到应勿缓。所以一出来她就跟孩子说:跟奶奶道歉!结果孩子六岁多也很有脾气,死都不道歉。婆婆在旁边就说:天气这么热,道什么歉?不用道歉了。假如你是媳妇,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但是婆婆又说:不要道歉了,道什么歉。这个时候我们要很有耐性,而且也要自我反省,当场这位妈妈就跟她婆婆鞠了个躬,她说:孩子没有教好,我跟您道歉。结果这个躬一鞠下去,她的婆婆很感动,她的孩子当场眼泪也掉下来,当然孩子能掉下眼泪,代表他已经生起惭愧之心。接着妈妈又跟孩子讲,她说:你犯了过失,奶奶不只没有骂你,还念念为你想,还怕你太热了,站在这里,你有没有看到奶奶是念念都为你着想?这句话刚讲完,婆婆听了以后很感动,「媳妇都能看到我的用心」,所以婆婆也就走开了。

  诸位同修,这样的婆媳关系,以后沟通方不方便?方便!因为她可以深刻了解到媳妇是在教导孩子。后来她也要求孩子洗碗、打扫,婆婆都没有意见。所以确确实实,还是要用一分真诚心,才能够让家庭愈来愈圆满。这个孩子当天写日记就写到,他说有两个我,一个是好的我,一个是不好的我,他们两个常常在那里拔河。你看孩子年纪这么小,假如我们不好好教他,确确实实一辈子都要变成他习性的奴隶,都必须过着认贼做父的日子,都被这些烦恼贼控制。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个态度也要让孩子从小把这个根基扎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