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修行,于微细处,见真功夫(2)

说看经。印光大师说:“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后生稍聪明……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此种人,均无成就,当力戒之。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说看经。印光大师说:“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后生稍聪明……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此种人,均无成就,当力戒之。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读易尚至韦编三绝。以孔子之资格,当过目成诵,何必又要看文而读。故知看文,有大好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吾人当取以为法。切不可显自己聪明,专尚背诵也。”
说处理经像。印光大师说:“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布袋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井小河,断不可投。”
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说到修行人待人接物,讲的也是从细微处见真功夫。例如:“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人偏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2011年9月1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