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修行,于微细处,见真功夫

唐玄奘,所以为大师,于佛法诚敬而得大成就;唐太宗,所以为明君,于佛法诚敬而成大护法。昔唐太宗李世民问玄奘法师:“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奈何?”玄奘师回答:“昆山有玉,混杂泥沙。

唐玄奘,所以为大师,于佛法诚敬而得大成就;唐太宗,所以为明君,于佛法诚敬而成大护法。昔唐太宗李世民问玄奘法师:“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奈何?”玄奘师回答:“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太宗恍然曰:“朕自今以后,虽见小沙弥,犹如敬佛。”
诚敬,显现在事相上,为细微处;功夫,根植于诚敬中,即大神通。印光大师常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不知恭敬者易造业;知而不检点者造罪深。凡夫畏惧果报,菩萨则在因地上非常谨慎。
读《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有“勉居心诚敬”篇,印祖殷殷教诲,无非令人信服一个道理:修行,于微细处,见真功夫。
说诚敬。印光大师致弘一大师书:“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薄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
说念佛。印光大师说:“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至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
说读经。印光大师说:“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读诵佛经祖语,宜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
说持咒。印光大师说:“持诵经咒,贵在乎诚。纵绝不知义,若能竭诚尽敬,虔恳受持,久而久之,自然业消智朗,障尽心明。”
说《金刚经》。印光大师说:“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香花而散其处。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说睡觉。印光大师说:“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以心常如在佛前也。”
说吃饭。印光大师说:“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
说放屁。印光大师说:“饭一吃多……必至放屁。佛殿僧堂,均须恭敬……以此臭气,熏及三宝,将来必作粪坑中蛆。”
说洗手。印光大师说:“晨起,及大小解,必须洗手。凡在身上抠,脚上摸,都要洗手。夏月裤腿不可敞开。”
说吐痰。印光大师说:“随便吐痰擤鼻,是一大折福之事。清净佛地……殿堂外净地上,也不可吐擤。”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