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称谓及职称(2)

此外,佛教寺名、刹名,亦复多样复杂。大体上说,中国寺院开始,一般均是律寺,因戒律为修行基础之缘故,禅宗兴起,参禅者与持律者往往不能协调,且禅法多有创新设施,于是禅宗脱离律寺而别建禅寺。禅宗之前,有专


  此外,佛教寺名、刹名,亦复多样复杂。大体上说,中国寺院开始,一般均是律寺,因戒律为修行基础之缘故,禅宗兴起,参禅者与持律者往往不能协调,且禅法多有创新设施,于是禅宗脱离律寺而别建禅寺。禅宗之前,有专以讲经说法为主之寺院,如天台宗之讲寺。宋以后,禅、教、律三派并立,寺院亦大体分为禅寺、教寺、律寺,亦有称为禅院、教院、律院。鉴于现今寺院,特别是重点寺院,大都是古寺院,历史悠久,命名有由一仍其旧,不变为宜。新建寺庙命名,可暂一律名寺,待佛教寺院新的管理制度明确后,再行统一规定为好。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时至今日,由于佛教自身建设不够,加之世俗影响渗透,称谓的泛滥已到非整顿不可的时候了。诚如赵朴老所指出的:

  “现在人们称呼有时太滥,往时‘爷’、“少爷”、‘老爷’、‘老太爷’、‘太老太爷’等等,流至佛门,‘师’、‘法师’、‘大师’等等,乃至将古代之‘三藏法师’改称‘三藏大师’。‘大师’难道比‘法师’尊贵?

  “鉴于佛教界称呼颇滥,任何比丘皆被称法师,有时对法师尚不过瘾,改称‘大师’,已发现将‘三藏法师’改为‘三藏大师’者,与世俗之‘老爷’、‘老太爷’、‘太老太爷’无异。称‘法师’、‘佛爷’,连云南上座部佛教也沾上了这一不良习惯,必须矫正。”

  朴老郑重指示:“对比丘(一般僧人)称‘师’即可,‘法师’称号不宜轻易给予。具有法师资格者则称法师”朴老还指出:“还有‘活佛’之名亦宜改,此系汉人之不懂佛教者叫出来的。藏人仅称为‘朱必古’,即‘转世者’,可译为‘转世尊者’,简称为‘尊者’。”

  朴老这些指示,对目前佛教界(包括三个语系)称呼太随便太滥的敝病,真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儒家重视“正名”,“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何况佛教“八正道”中,“正语”一道是其他七个正道的载体和表现,讲经说法,举办佛事活动等等,都需“正名”、“正语”,方能弘法利生,成就法务。而且佛教称谓,不但关系佛教教义的正确发扬,关系佛教自身建设的健全,而且关系社会口语的净化,关系众生口业的修持,作为历史文化现象来说,它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佛教所说“共业”的重点之一。密教以“真言”命宗,即因三业集中表现于口业,“真语即真言”。佛是如语、实语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世法如此,佛教亦不例外。

  鉴于兹事体大,建议中国佛协教制委员会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合同组织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 两步走。一个方面是关于佛教通常称谓的问题,如上述“大师”、“法师”、“活佛”之类,第一步,通过七届佛代会,作出决定,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行。第二步,对佛教称谓问题,经过调研,作出统一规范化的规定。这是佛教教制必做的基础工作。另一个方面,是关于佛教学位和职称问题,它与佛教教育制度是紧密相连的。第一步,也可通过七届佛代会或常务理事会,作出必要的决定。第二步,联系佛教教育制度的健全,建立较为完整的佛教教育学位学术及修学职称制度。
=====================
  佛教称谓漫谈

  陈星桥
=====================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隔膜,这种情况在教内也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对佛教称谓作一简要的介绍,以增进教内外人士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另外,佛教称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时时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佛教的认识,并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使之规范化、通俗化。这对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促进佛教界的自身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佛教称谓大致分为身分性称谓、礼节性称谓;其中又可分为书面称谓和通俗称谓,前者用于文书、信函之中,后者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之中。

  (一)身分性称谓

  身分性称谓又可分为戒律性身分称谓、职务性身分称谓。

  1、戒律性身分称谓

  佛教徒有四众和七众之分。四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七众则是在四众之外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这7种名称均梵语译音,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最常用的书面称谓。

  比丘:又称絆刍、乞士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戒,约250条)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僧、大僧等。

  比丘尼:又称絆刍尼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尼戒,348条)的女性出家人。俗称尼、二僧等。

  据戒律规定,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伽,可穿三衣(袈裟),具有收徒、授戒、传法、接受俗人供养的资格。受具足戒年龄一般在20岁至60岁之间。

  沙弥:特指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年龄多在7岁至20岁之间。但20岁以上、一直未受具足戒的沙弥也不少。

  沙弥尼:特指已剃度、仅受过沙弥十戒,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式叉摩尼:又名式叉摩那,义为学戒女。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以上为佛教出家五众。一般来说,男称为僧,女称为尼,相对于在家信众都可称为师傅。

  优婆塞:译义近事男、清信士,特指皈依三宝(佛法僧)、信奉佛法的在家男信众,俗称居士

  优婆夷:译义近事女、清信女,特指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在家女信众,俗称女居士。

  以上为佛教的在家二众。他们可受三皈、五戒、八关戒斋、菩萨戒等,具有供养三宝,修学、护持、弘扬佛法的义务。

  此外,以上七众还有以下一些称谓:

  沙门:亦称桑门,意为息心修道。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我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亦称和上、力生等,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后来俗化,泛指男性出家人。

  尼姑: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

  喇嘛:义为最胜无上,广义上说相当于汉地“和尚”、“师傅”的意思。为藏传佛教对男性出家人的统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