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指导(二) 衍空法师 (2010年7月22日上午于普贤阁) 首先把我们的身体姿势调整好,你们把身体放松了,肩膀也要放松,然后手轻轻地放在小腿上,嘴角轻轻地微笑。现在我们可以去留意和感受自己的呼吸,但是不要去影响自己的呼吸。我们并不是在修炼气功,我们是在培养自己的觉知,学习觉察,通过留意自己的呼吸去培养觉醒的心。我们并不是要影响自己的呼吸,而是让我们像个第三者,轻轻地去观察自己的呼吸,看看它是快还是慢,是紧的还是松缓的,是流畅的还是断断续续的。不管是哪一种呼吸都无所谓,因为它们不只是呼吸,亦是你们自己的一部分,没有善也没有恶,你们觉知就可以了。 当你们感受到呼吸的时候,你就可以感觉到舒服和宁静,然后你们可以开始数自己的呼吸,一吸一呼数一,再吸再呼数二,从一数到十,再重新数一遍。在数的时候尽量不要打妄想,如果你在数的时候打了妄想,而忘了你数的数字,就从头再数一遍。我们现在就来一个十五分钟数息的活动,在你数息的时候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数字上,也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可能你们专注在数字上,有时候会觉得比较容易一些,你们自己可以去调教或试验,我们现在来做十五分钟的禅修。 (禅修) 摩擦自己的双手,然后抚摩你们自己的脸,有点像女孩子在敷面膜一样,这样子对你身体的血液循环是有帮助的。 昨天我跟大家介绍了“四念住”的第一念住——观身。其实这个是“四念住”的法门,是有次第的。“次第”的意思是它可以有一二三四,有一个进步的空间。有的时候我们学佛,在初学佛时,你们的师父可能会教你们念“阿弥陀佛”。当你死去的那一天,你也是在念“阿弥陀佛”。你在参禅的时候,第一天你们会学参“念佛是谁”,开悟的那一天你也可能也是在参“念佛是谁”,但中间的次第可能不太清楚,要怎样去进步呢?其实佛法的修行是有阶梯的,禅宗有三关。到底在念佛的时候怎样才算进步呢,怎样才算是念得好或是不好呢?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说到这里为止,如果将来你们想对“四念住”的修行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建议大家到网上去寻找一本书,是一本由圣空法师写的书。圣空法师是一位博学的法师,他精通巴利文、梵文、中文,他对南传佛教的修行非常清楚,他现在在台湾的香光里佛学院,讲《瑜伽师地论》,教大乘的修学方法。圣空法师的教导,是非常稳当的。将来如果你们想参考四念住的方法,可以参考圣空法师的著作。那汉传的经典有没有啊?我觉得讲“四念住”讲得最详细和清楚的,就是《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十六圣行”,不过文字比较深奥,不容易去掌握内容,但无论如何都是你们将来想在“四念住”这个方法里,去找更多更深资料的地方。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讲今天课文的内容,当然也是有关于禅修的。可是我们下手的方法有一点不同,两个方法都很重要,你感觉它们可能会有所不同,只是用功的方法有所不同,在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是没有分别的。而事实上这两个方法,是有互补的好处的。 那“禅那”的意译是什么呢?就是思维修,或者静虑。“思维修”三个字非常有意思,思维是我们的心运作的一部分。我们的心其实可以简单分为受、想、行、识。但是我们现在专注的是我们思维的修炼,因为通过思维的训练,可以将我们的心改变。佛法对我们很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它能带给我们希望。我们有希望可以来改变自己,如果没有希望改变我们就不需要努力。因为有希望去改变,这会让我们做得更好,可以更幸福。所以修行、学佛是非常重要的。古人有一句话:“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它的意思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心,其实我们是很难去找到它们的。过去的心已经不见了,你只能得到一些记忆,一些虚幻的记忆,未来同样也是找不到的。你可以预算、希望,但是这些都是以当下的心去做的。所以不论过去、未来,都不能离开现在的心。但是现在的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的心是刹那刹那地变化,所以也是不能留住,所以也是寻不到的。“宽时遍法界”,有时候我们的心可以大到像宇宙那样大。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由他的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是多么的庄严,多么的幸福,占的空间也是多么的大,这一切是由阿弥陀佛的心念所成就的。我们这个柏林禅寺,也是由老和尚的心所成就的。今天我详细问过老和尚,十八年前的柏林禅寺是个小小的寺院,我问他是如何梦想有今时今日的柏林禅寺,其实讲到底也是老和尚的心念。他的愿望,还有他的心是这么的大,所以今天的柏林禅寺也有这么的大。“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什么是“窄也不容针”呢?如果你碰到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他对你笑,你的心可能会想,他的笑容特别让人讨厌;你看到他所穿的袜子,也是特别的丑。其实他的笑容和他的袜子没什么特别,只是因为你的心不能容纳他,他就变得特别讨厌,事实根本不关他的事,只是因为你的心非常的狭窄。其实无所谓,你非常狭窄的心,可以变成像老和尚这样宽大的心愿,可以成为阿弥陀佛这么大的心愿,也可以像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心愿。最微妙的是我们的心,心是可以通过修炼,而去改变的,所以称之为“思维修”。因为可以修行,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所以我们的生命才有希望。 讲稿下面所说的“静虑”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禅修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寂静,就是首先要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一杯很浑浊的水,里面有很多沉淀和沙粒,你们要看清楚杯底,是看不到的。首先你要把这杯水放下,允许这些沙泥沉淀下来,水才会变清。当你的心非常浑浊,充满贪心、恐惧、贪嗔痴,你是没有办法产生智慧的。我们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爆炸的。大家要找知识,其实上网就可以找到了,所以说知识并不值钱了,因为太多,太容易找到了。那么什么才是最值钱的呢?就是洞察力。你在知识里面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洞察力。怎么样才能培养洞察力呢?首先要培养我们的宁静,在宁静之中,才能培养出这一份洞察力,见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大家读书的时候,都是读一样的课程,有的人记得特别好,那他们考试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如果你要考得非常好,你就要在同样的课文里面,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果大家将来要在研究院考上博士生,你也需要在你的课程里面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不单如此,你如果想要在股票市场上发财,大家也是看同样的知识,同样的图表,你怎样看到一些比较远的东西呢。大家现在都说股票没有希望了,股票跌到了很低的水平,使得大家都快忘记了。你在那个时候会不会懂得去买呢?那个时候价位是最便宜的,因为大家都放弃了股票。有时股票也会炒到很高的水平,大家都争着去买,你会不会在那个时候有这个洞察力,太贵了你不会随波逐流去买,而是要把股票卖出去。怎样拥有这样一个洞察力不会随波逐流呢?怎样在一些平常的事物上面,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丽,一些更有深度的智慧呢?其实都要有一份宁静的心,因为有宁静的心,你才懂得去思考,去深入了解,所以才称之为“禅那”,不是很繁忙之中的思虑,是宁静之中的思虑,也称之为定慧。这些智慧是在宁静和专注里面培养出来的。禅就是禅那,有“弃恶”和“功德丛林”的意思,或者有“思维修”和“静虑”两个意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