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法师:包容的人生

正如法师,包容

包容的人生

(摘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前面讲的“纵五根入五欲”,以及贪吃、贪睡,讲的都是“贪”,现在,这里讲“嗔”。通过学习前面的经文,我们明白了“贪”,的的确确给我们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痛苦。贪,能够“毒死”我们的人格、道德,以及“法身慧命”,使我们堕落,而无法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嗔的毒害,亦复如此。贪嗔痴,佛法称之为“三毒”。本段经文,佛教导我们:一、被辱不嗔;二、慈悲不嗔;三、佛子无嗔。

    一、被辱不嗔话包容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有位学者听《遗教经》,听到这里,突然连连说,“晚了!晚了!完了!完了!”后来,有人问他:“什么晚了?完了!”学者答:“啊!几天前听到这段经文就好了!”“为什么?”“那么,前天上司批评我,我就不会向他发火了!我发火得罪上司。现在,我被解雇了。”这位学者被解雇,丢了工作,全是因为不知道“被辱不嗔”的道理。

嗔,什么叫做嗔?《成唯识论》解释说,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苦,指痛苦的事;苦具,指造成痛苦的工具,就是造成痛苦的因素。众生面对痛苦,以及面对造成痛苦的因素时,本能自然地生气憎恨。“性”是本质。嗔障碍不嗔,特征是烦躁不安。产生恶的行为,则是嗔的作用。业,是作用之义。

嗔,就是生气、愤怒、憎恨。人们遇到不如意的言行事物的“逆境”时,便有嗔的行为。人们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时候都本能地会发脾气,发了脾气,似乎心情舒畅些。现在,这里恰恰相反,是讲当我们受到污辱,面对“逆境”时,要能“不嗔”。这我们称为“被辱不嗔”。

经说:“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在古代,被割去四肢的酷刑,叫“支解”。“节节支解”,就是将活人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掉。这是非常残酷、不人道的行为。学佛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作的。

佛告诫我们面对自己的肉体被人一块块割下来时,应当摄住心念,不能有“嗔恨”之念。而且,“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恶言”,粗言脏话、伤害他人的言语。恶言如刀似剑,《根本毗奈耶》说:“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剑,由此恶言故,常斩于自身。”被人“支解”,心里没有嗔恨,口中没有怨言。这是很了不得的境界。

有人说,“这怎么能作到呢?!还是有人作到。《贤愚经》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的某山林中有位叫羼提婆梨的修行人在修忍辱行。一日,波罗奈国迦梨国王率大臣宫女到林间游玩。宫女们见迦梨王因疲倦睡着了,于是,大家就随意游览,遇见羼提婆梨在打坐,大家就好奇地走过去。迦梨王醒来,发现宫女不见,立刻起身寻找,看见宫女们在不远处围在一起。他走前一看,非常怒火,原来宫女们围着一个修行人,并津津有味地听这个修行人讲话。迦梨王向修行人厉声说:

“你是何人?在这里干什么?”

“我在此修忍辱。大家都叫我忍辱仙人。”

“你勾引我宫女,还敢称什么忍辱仙人?先割去你的双手,看你还嘴皮硬不硬?”

迦梨王割去仙人双手,问仙人还忍辱吗?

“忍辱无嗔!”

……

迦梨王将羼提“节节支解”,这时,只见羼提仙人“颜色不变,犹称忍辱!”心中没有一点嗔怒,还发誓说:我成佛后,第一个就度你迦梨王。迦梨王,有的地方又翻译为“歌利王”。羼提婆梨,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忍辱行的一个前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